独标风骨艺坛上,濯古来新成一家---沈鸿根先生访谈
2022-04-03 浏览:2512
问:沈先生好!首先感谢您接受我的采访。冒昧问一下先生最近的生活状态?随便谈一下就好。
答:“临右军帖于窗前,毫端蕴秀;品龙井茶于灯下,口角生香。”这是我日常生活写照。通常,每日挥毫与读书至少各两小时。挥毫包括临帖与创作。近几年来,喜欢用大笔写大字。笔为京楂,墨乃清水,纸则旧报。旭日临窗,笔蘸清水,案铺旧报,纵情挥洒。在整张大报上,或一字,或两字,也有三、四字,尽兴挥毫,水迹淋漓,气势酣畅。每次挥毫不下数十张报纸,以至客厅的地板上,铺满了报纸,颇为壮观。清晨挥毫,既练字,又健身,而且养浩气,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我读书虽杂,但以文史哲为主,重在传统文化。书斋松竹轩,图书满壁,经常翻阅的不外是:《古文观止》《古代散文鉴赏辞典》《唐诗鉴赏辞典》《唐宋词鉴赏辞典》《古代书法论文选》等几种。夜深人静,品茗读书。以诗文陶冶性灵,以书画涵养气质,若有感悟,或吟诗言志,或寄语写意。故“书画从来求气韵,人文自古重精神”,成了我的座右铭。
问:先生真正称得上当代硬坛之“巨擘”,蜚声四海,请罗列一下先生的职务吧?以及历年来出版的字帖或专著?
答:职务: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顾问兼学术主任,上海市硬笔书法联谊会会长,洛阳外语学院与江西行政学院客座教授,济南大学兼职教授,无锡书法艺术专科学校导师。
著作:
著作等身,著有数百万字近七十种专著与字帖公开出版。重要著作如《行书概论》《书法章法》《王羲之十七帖临习指南》《书法十五讲》《楷书百日通》《古代书法名家作品鉴赏》《当代书法名家作品鉴赏》《现代书法名家作品鉴赏》《海外书法名家作品鉴赏》《硬笔书法名家作品鉴赏》《四体常用字钢笔字帖》《签名艺术》《砚边独语》《沈鸿根行草七千字字帖》《江鸟书法作品选》等。其中《中国钢笔书法艺术》荣获全国首届金钥匙图书奖和华东地区优秀教育图书奖。另有《兰亭序艺术谈》一文收入上海初三《语文》下册,作为范文学习。
问:先生软硬兼施,尤其行书个性强烈,辨识度极高,风格清新古雅、潇洒俊逸,方便谈谈这种风格是怎样形成的?风格一旦形成,在用笔和结体中就很容易产生某些程式化的东西。如何在保证个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变化,请沈老师谈谈这方面的心得。
答:从小与翰墨结下不解之缘,濡毫染墨至今已七十多年。初从唐楷入手,上溯魏碑,然后秦篆汉隶。因为“汉字是中华文化之根,中华历史之门,中华民族之魂”,不能不涉猎甲骨金文。但平生下苦功还是二王书法,除《兰亭》《圣教》外,尤喜右军手札《丧乱》《二谢》《得示》诸帖,心摹手追二十多年,至今不辍。被人称之为“江鸟体”的行草书,就是以二王为主体,化合智永《真草千字文》、杜牧《张好好诗》、颠张醉素、米南宫、王觉斯以及汉简而成。强调笔健、气清、韵雅,具有松风竹影的风致格调,并以此“独标风骨艺坛上,濯古来新成一家”。而且就书写的内容而言,我不喜抄唐诗、录宋词,只书写自作诗,以求诗书水乳相融,星月交辉,从而更好地抒写性灵,表达心声,丰富又深化作品的审美价值。
问:对当代硬笔书坛现状,沈老师有什么看法?或者说当代硬笔书法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去发展,出路在何方?
答:当前硬笔书坛,总的来说很好。高手如云,活动频繁,桃红李白,欣欣向荣。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太好的现象,那就是盲目追潮流,逐时风。比如在作品上无缘无故地钤了不少红艳艳的印章;比如用不同的颜色拼接作品;比如在作品上划线、分割、染色等,不一而足。明明是清雅的书法作品,却搞成制作的工艺品,哗众取宠,俗不可耐。
不知何时,毛笔艺林中刮起了一股丑书之风,披头散发,张牙舞爪,粗率荒诞。唯恐落后,硬书坛也有人竞相模仿,以丑为美,这要不得。须知“鬼画符不是现代艺术,乱弹琴更非当代音乐”。
书法是艺术,更是文化。硬坛上之所以会制作成风,哗众取宠,以丑为美,俗不可耐,主要是少文化,缺修养,心不净,眼不高。唯其如此,我希望硬书者,要向经典致敬,多临帖,多读书,多思考,用高山上的清泉冲洗尘心,用雅室中的墨香抵制铜臭。
“汉字有三美,形音义,美不胜收;书法有三妙,精气神,妙不可言!”我们能不敬畏汉字吗?我们能不尊重书法吗?品出汉字风味的是慧心,写出汉字神采的是圣手。书友们,努力吧!让我们不断地攀登书法艺术之高峰!
特别感谢一下,前一段时间先生在百忙之中为“墨林文化奖”硬笔大赛惠赐墨宝,祝先生身体康健,书艺常青!
沈鸿根,1943年生,上海人。笔名江鸟,斋号松竹轩。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顾问兼学术主任、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硬笔书法家联谊会会长。洛阳外语学院客座教授、济南大学兼职教授、无锡书法艺专导师。著有《行书概论》《书法章法》《书法十五讲》《楷书百日通》《签名艺术》《中国钢笔书法艺术》《江鸟书法》《四体常用钢笔字帖》《当代书法名家作品鉴赏》《现代书法名家作品鉴赏》《古代书法名家作品鉴赏》等近七十种专著与字帖公开出版。书法作品刻石于五台山、展示于联合国、收藏于外交部、立碑于韩国碑林。名列《世界名人录》《中国美术年鉴》《中国古今书法家》。
沈鸿根手稿一
沈鸿根手稿二
沈鸿根手稿三
沈鸿根手稿四
(责任编辑: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