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方以智逝世351周年暨《方以智“惶恐 滩”殉节诗证考》新书出版研讨会在京举办

2022-09-18   冰儿 璇子 李月    浏览:2647    

分享到:

核心提示:本报讯 9月17日,纪念方以智逝世351周年暨《方以智“惶恐滩”殉节诗证考》新书出版研讨会在京举办。

本报讯  9月17日,纪念方以智逝世351周年暨《方以智“惶恐滩”殉节诗证考》新书出版研讨会在京举办

2022年10月26日,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高僧,杰出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文学书画家方以智(1611—1671)诞辰411周年;学者萧鸿鸣先生撰著的《方以智“惶恐滩”殉节诗证考》,于今年4月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面向海内外发行发行。《方以智“惶恐滩”殉节诗证考》是继2020年4月萧鸿鸣先生出版《方以智黎川四年》后的,又一部力作和姊妹篇,面世以来,引起各界尤其史学界关注。

      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人民日报文艺部原主任、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石英;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航学院原副政委、少将,电视剧《亮剑》、电影《人民的名义》等影视剧剧名题写者崔根峰;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研究员、清史研究专家朱昌荣;人民日报社海外版原副总编、中国新闻奖暨全国人大好新闻奖评委王谨等专家学者、媒体记者以及方以智后裔,安徽桐城桂林方氏中一房印公25世孙方平先生和作者亲友团成员,近50人参加了新书出版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剧本评价中心副主任,《作家报》总编辑,本次活动组委会主任、总策划张富英主持。书签驿站及“宋庄每一天”微度假艺术体验传送网主理人,本次研讨会组委会副主任璇子女士宣读了贺词与作者简介。

       萧鸿鸣先生首先向来宾介绍了《方以智“惶恐滩”殉节诗证考》的创作缘起。

纪念方以智逝世351周年暨《方以智“惶恐 滩”殉节诗证考》新书出版研讨会在京举办

崔根峰将军特书了“忠义千秋”墨宝,赠送作者,以示祝贺。

纪念方以智逝世351周年暨《方以智“惶恐 滩”殉节诗证考》新书出版研讨会在京举办

笑琰向萧鸿鸣先生赠送墨宝。

纪念方以智逝世351周年暨《方以智“惶恐 滩”殉节诗证考》新书出版研讨会在京举办

叶建华向萧鸿鸣先生赠送墨宝。

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展开了深入研讨,大家一致认为:《方以智“惶恐滩”殉节诗证考》,是一部值得“方以智研究”界和明清史学术界值得高度关注与期待、填补重要历史空白的学术专著。该书考证谨严、证据确凿充分,论证详实清晰,打破了研究界半个多世纪的僵持与沉寂,在新发现的文献与史料基础上,对方以智“惶恐滩”赴水殉节的全部过程进行了详细地叙述;对各种亲人、朋友、时人记载这场“死难”的文献、史料,诗文集、地方志等进行耙梳、甄别、考证和阐述,把那些隐藏在满清政府巨大政治压力下的“不敢说”与“不能说”诗、文隐语进行了破译,从而让这一困惑了350年的历史“悬案”得以澄清,让方以智“惶恐滩”赴水殉节的死难事实得以坐实,大白于天下。

       石英会长认为这堪称一部巨著,“巨”不是指字数,而是指其史学价值,并因而称赞作者为“大家”!

纪念方以智逝世351周年暨《方以智“惶恐 滩”殉节诗证考》新书出版研讨会在京举办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朱昌荣高度评价道:萧先生谙熟学界已有成果,但又不拘泥陈说,得出的结论无疑具有说服力,是近年来方以智研究的重要成果,有助于我们从明清易代和中国思想史两条不同脉络中去理解方以智其人。认为该书有四大显著特点:一是资料占有详实、挖掘充分。二是实现了以诗证史、以诗补史,以实证虚、以虚证实的有机统一,完成了从“诗文”到“诗证”再到“实证”的严谨论证。三是集了解之同情,循序渐进、抽丝剥茧于一体。四是重视实地考察。并如何进一步推进相关研究,谈了三点认识:一是要回到历史的场景中去理解时人的感受。二是要于隐晦中窥真历史,见微知著。三是要把“质测”与“通几”相结合。最后,他对萧鸿鸣先生《方以智“惶恐滩”殉节诗证考》的出版表示祝贺,希望学界能够推出更多优秀成果!



       王谨总编认为:对方以智在“惶恐滩”发生的这场死因的求证,事关世人对方以智“忠孝节义”的认定。所以,继客居美国的余英时教授对“疾卒”提出质疑,但缺乏史事佐证的情况下,中国著名学者萧鸿鸣挺身而出,以求真的史学态度,延续对这段历史公案的考证。通读萧鸿鸣先生这本巨著,我以为,萧先生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考证,从三方面体现了“去伪存真”的科学态度:一是善于梳理前人的考证成果,明确那些可资借鉴,哪些需要去伪释疑;二是以求新的视角,细致深挖遗留的诗文,发现新的证据 ,进行论证和分析;三是敢于挑战前人观点,以事实和哲理推断,得出新的论断。萧鸿鸣先生历经5年艰苦考证和求索,終于将这段鮮为人知的“惶恐滩”死难历史真相,学术界半个多世纪纷争不断的各种“悬疑”得以澄清。萧鸿鸣先生是一位严谨的在多领域卓有建树的学者。他的这本《方以智(惶恐滩)殉节诗证考》,是他历经五年考证的成果。借今天的讨论会,热烈祝贺萧鸿鸣先生对“方以智研究”,所做出的非凡与卓越的貢献。
      中华先进文化促进会副会长,《美好生活》杂志顾问张泓有些强调意味地说:这部著作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意义在于,不忘先贤历史、家国情怀、信念气节与风骨,坚守承继和弘扬先进文化,才有益于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

      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微电影产业学会会长、作家网总编辑赵智(冰峰)在发言时说:方以智先生是一位沉寂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学大家,史学大家,哲学大家,书画大家。他的名字,已经被历史的尘埃所覆盖。萧鸿鸣老师通过他的几部著作,为其扫去尘土,使其露出光辉和光芒,这是值得我们敬重的治学精神和学术态度,对传承国学文化大有益处。方以智先生虽然是一位大师级人物,但他不是家喻户晓的时尚人物、热点人物。萧鸿鸣老师在踏踏实实做学问,其学术精神和学术态度是令我钦佩的,值得我学习。

      中央财经大学新闻系主任、教授、媒体经济专业硕士生导师;中国传媒教育网创建人,北京市写作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谭云明发言时说:方以智是我国明清之际极为罕见的通儒、全才、完人,其集千古、汇通中西的学说和为学之道,全部凝聚在其操守、哲学、思想和书画当中,这些巨大的成就,无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皇冠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萧鸿鸣先生不仅从过去的诗文史料中探究,而且还到“悬案”发生地,从蛛丝马迹中发现历史陈迹中的秘密,这种探寻历史真实和真相的学术精神难能可贵,值得我们学习。如果说萧鸿鸣先生透过其著作《方以智“惶恐滩”殉节诗证考》来探究历史真相的话,但我更相信作者欲透过方以智殉节真相的探究,来探究作为士大夫的方以智们在应对急剧变化时代如何“自处”的真理。诚如作者所言:本书旨在透过方以智个人的良知,以唤醒集体的良知、民族的良知。正缘于此,萧鸿鸣先生的专著《方以智“惶恐滩”殉节诗证考》也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提供了一个新注脚。

纪念方以智逝世351周年暨《方以智“惶恐 滩”殉节诗证考》新书出版研讨会在京举办

中国化工作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叶建华说:祝贺之余,借此文史高坛、面对鸿儒大硕就萧鸿鸣现象给我们带来的启迪表达几点粗论拙见。一、成就伟业须有大志,二、跨界赋能举一反,三、文运助力民族复兴。萧鸿鸣先生为我们作出了榜样,让我们向他致敬!由萧鸿鸣现象启迪的感触还有许多,值得我们不断探索。同时,提出一点建议,研究历史人物,应当慎用“第一”定性。如有专家包括萧鸿鸣先生将方以智前辈誉为“忠孝节义”第一完人,恐有争议。并作七绝小诗赠萧鸿鸣先生:纵观历史揽烟云,天道昭然爱笃勤。民族复兴添底气,汗青耀采有忠勋。

      中国文联《神州・新农村》总编辑杨鸿昌说:我拜读了萧鸿鸣老师的“方以智 惶恐滩 殉节诗证考”一书之后,我的第一感受是“惊叹、仰慕、激荡心灵”。本书通过对二十世纪“方以智”研究的兴起,提出来三个非常具有抨击人们心灵的词汇:忠孝节义、个人良知、集体良知。可见方以智“粤难”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之大、之深、之远,都是不能磨灭的。萧鸿鸣老师参阅了大量考证资料,通过洞悉其内、观其历史渊源,非常清晰地折射出了当今社会政治生活之百态,及其人们对世界大局的生态观、价值观、思想观。

纪念方以智逝世351周年暨《方以智“惶恐 滩”殉节诗证考》新书出版研讨会在京举办

中国作家协会中国诗歌网事业发展部主任、中国诗歌学会理事,中国作家新创作论坛组委会秘书长祝雪侠以特有的女性视角谈道:这本书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有它独特的重任与不同凡响的贡献,书中的部分章节,细微处更能打动人心。特别是一位著名画家,用艺术家的眼光和思考来写作,让他的作品更有灵魂。萧先生是一位有着大情怀的人,作家的责任与担当,在他的身上体现的相当深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客座教授,国家一级作晓白就方以智是否自杀、因何自杀等提出了“质疑”,引发了大家热烈讨论,掀起了一个不小的研讨高潮。

        中国红色文化促进会艺术顾问,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文化工作部部长周殿胜说:读了萧鸿鸣老师《诗证考》一书,对方以智有了个初步了解,细品其事迹及思想,引发许多思考和感悟。我感到,有几点值得传承和学习。一是忠义精神。自古及今,忠义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倍加尊崇的优秀美德。方以智作为明代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一生正当明清交替之际,时局动荡,政权更迭。他个人的际遇十分坎坷,但他坚持深学考就,著书立说,家学渊源,博采众长,主张中西合璧,儒、释、道三教归一。一生著述作品数十种,内容所及文、史、哲、地、医药、物理。表现出对这片热土的热爱和对人民群众的热爱,秉承着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忠义精神。二是英雄主义精神。每个历史时代都有自己的英雄。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变迁,英雄人物始终是标注历史的精神坐标,是提振民族精神、激发民族斗志的强大动力。三、红色文化精神。红色是生命的颜色,是薪火相传的颜色。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信念如磐,一脉相承。红色文化是连接过去、现在和将来的重要精神纽带,是激励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重要砝码。“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上是拜读了萧鸿鸣先生所写的,方以智 惶恐滩殉节诗证考一书中结合自己的工作一些感悟及心得!

       中国新闻月刊杂志社(集团)有限公司书记、董事长,《作家报》特约主编杨凤起站在一名新闻人的工作角度,重点谈了以下四句话,第一句话,开天辟地。萧教授,历时三年呕心沥血,30多万字的专著出版发行了,对于学术界、对艺术界、对教授本人、对广大读者来讲,都是第一次,从无到有,横空出世;第二句话,就是顶天立地。萧教授作为一名专家、学者,教授学术严谨,学识深厚,学风端正,著作等身。从事多项文化工作后,标书立人,从人品到学品,充满正能量,非常令我尊敬;第三句话,就是经天纬地。本次研讨会的召开,一方面得益于萧教授深厚的社会资源,一方面得益于《作家报》广泛的、强大的社会号召力、感召力,使得这次研讨会能够开得如此成功、圆满;第四句话,就是欢天喜地。萧教授专著出版发行,还需要得到学术界、艺术界、新闻界、广大读者等的赞许和肯定。我们有理由相信也必然相信,专著肯定会得到社会面的认可,各方欢天喜地。

       CCTV“商企汇”摄制组总编导、《科学导报·现代教育》文教版主编、315记者摄影家网总编笑琰说:萧鸿鸣先生<方以智”惶恐滩”殉节诗证考>一书的出版,以诗证考方式来考证明末清初著名高僧,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方以智在江西万安惶恐滩头的殉节,而非因疽发卒于舟中。同时,作者萧鸿鸣先生此书以大量的诗证考及其子、好友的大量诗文信函及拜谒之作等,反复推理、互相佐证得出了殉节的论点。 殉节,指国家灭亡或战争失败之后,自己不愿投降,便牺牲生命;明朝灭亡后,方以智成为反清复明的主要领袖,并创办了天地会。 作者萧鸿鸣先生此书用诗证考来证明方以智是“殉节”,而非疽发卒于舟中,是有其特殊意义的。是为了佐证方以智的爱国情怀,民族情怀,大义情怀。

       中国文化进万家工作委员会主任武振江不无感慨地说:萧老师的书很耐读,很值得读,启发性强。我曾经有过冲动去用诗歌去研究或者解析中国历史,把诗词歌赋里包含的历史信息解读出来。这应该是一个偏门的学科,如果做起来可能是一个有创新性开创性的工作。今天萧鸿鸣先生的《方以智惶恐滩殉节诗证考》给我们提供很好的案例。对于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提供一个方向,一种手段。作为一个对诗歌创作偏爱的人,又对历史感兴趣的人,这样相互结合,也为诗歌创作,人文历史写作提供一个方向。萧老师的这本书可以成为这方面的经典案例。

       中国收藏家协会民族艺术品收藏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传统服饰美学践行者谭丽以柔美的语调说:我是萧鸿鸣先生的朋友和忠实读者,相信各位同我一样,叹服于萧先生执著求真的精神。这深深影响着我,使我经历过多次起起落落,还能保持初心,坚持自己热爱的传统服饰女红文化研究事业,我想我们的精神是一致的。先生经常跟我说:”我在跟老天爷抢时间啊!“这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传承、气节风骨的传承。在这里,我想对萧鸿鸣先生说一句:”感恩遇见!

纪念方以智逝世351周年暨《方以智“惶恐 滩”殉节诗证考》新书出版研讨会在京举办

世界华人联合会(总会)诗书画院秘书长、散文诗网总编沉沙侧重对《方以智“惶恐滩”殉节诗证考》新说的一个回应:方以智一生迭宕生姿,传奇之至。箫鸿鸣教授找到的这个盖棺定论的答案让人难以争辩,但是,方以智还有很多之历史与学术之谜仍有待破解,可以说方以智仍然盖棺而未论定。文化传承凝之于物、赖之于人,文化精神需要代代相承。因此,对方以智生平、生活、作品全面的的考察、辨析、考证与阐释,就关系到方以智盖棺未必定论的学术思想史上的定位问题。箫鸿鸣教授的方以智研究,填补了许多历史空白,为方以智研究做出了非凡卓越的贡献。今天如何像箫鸿鸣教授那样扶危继绝,薪火传承,与古人展开精神相感的心灵对话,构建起传承有序的人文谱系与历史脉络,开辟出更多的思想范式,那么,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崛起就会早日到来。

        中华文教网、今日文教主编,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秘书长李月感慨说:以前说书常有“有诗为证”,可见诗本身就被认可是可以做证的。中国传统的考证方法以文献证为主,从史书已有的方以智惶恐滩“疾卒”到“殉节”这个论证是非常难以实现。萧先生力排众异,从史料文献中做了大量研究比对,相互佐证而成书了《方以智”惶恐滩”殉节诗证考》,可以看出萧先生付出了相当多的心血,成就了诗证的典范。而且以萧先生非常虚弱身体状况下做出这样的成就,着实令人钦敬,值得我们一再学习!
       经济日报今日采风文化中心主任,地方史志古籍史学研究专家马光增的发言语重心长:1919年7月20日,胡适先生在《每周评论》第三十一号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中,提醒我们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日积月累,才会做成大事情。今天看来,萧鸿鸣先生做到了,他的《方以智“惶恐滩”殉节诗证考》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他所研究的史学问题及求证过程,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细致入微。先生能够坐得住,稳下心来,做力所能及的事,做历史正误正谬的事,做有益于文化传播的事,从而让我们看到历史,了解历史,从中汲取营养。作为一名古籍爱好者,史学爱好者,文化爱好者,我们不能对古人按照现今的标准去衡量去要求,毕竟古人有其历史的局限性。我们欣喜地看到,萧鸿鸣先生以其不懈地努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相对接近历史真实的史实,难能可贵。
       刘川波即兴赋诗一首:方以智、惶恐滩,赴水殉节拟盖棺。明末清初思想家,忠孝礼节重儒观。

       中麒麟《大同世界》泓雨用老子的话开场:道,生一,方以智一生;一生二,书两年出版;二生三,萧鸿鸣先生三年写作;三生万物,生出来今天的你我、虚实、善恶、是非等等人、事、物。引用方先生“不虚生、不浪死”,发出“疑与否,不影响其不朽之人生”的慨叹。并指出128年前的9月17日,黄海海战的悲壮,茶祭先贤英烈!
       北京人文在线图书出版策划部主任王阿林、文艺评论家范继义盛赞道:萧先生研究方以智死事发生的前前后后,遍寻其亲友子侄朋辈诗及其他文献,结合时代情境与方以智经历,一瓜一蔓拎起,诠释诗文,审诗文中语词意指之“名”“实”。萧先生以“诗”为考证手段,与“信史”印证,材料与材料互参,一点点走进了要探求的“真实”——投水而死。这本《诗证考》凝结着作者不畏艰辛的求索精神,也为学界运用“诗证”垂范。

       未到现场的《中华国粹》杂志、《中国书画家》报社长兼总编李浪木,《作家报》副总编郭谦等也欣然发来了读后感言。李浪木总编以鉴赏家的眼光谈道: 萧鸿鸣先生大著《方以智【惶恐摊】殉节诗证考》出版,是史学界的大事件,他让一个久悬未解的迷案得以昭示,最重要的是,通过萧先生周密严谨的考证,得出方以智系投江殉节,从方以智人格逻辑的角度看,这种可能性是合理存在的,从事件发展的脉络走向看也符合事实的客观结果。此书的出版,为光大对方以智的研究起到了锚定和引领作用。此前的研究,因囿于方以智死因没有科学定论,研究起来有种裹足不前和戴着镣铐跳舞的感觉。这本书的问世,拓宽了对方以智的研究,也进一步还原了方以智思想世界的复杂和广博,对深入研究方以智学术领域的已知世界和挖掘方以智在学术和其他领域的未知世界具有建设性作用。郭谦副总编感言道:著名学者萧鸿鸣先生研究明清史、八大山人、方以智三十余年,成就频出,硕果累累。他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出版学术专著十余部,多部著作获奖。他在文化史上的研究有新意和深度,做出了非凡与卓越的贡献。他是一位值得文史界、文学界、艺术界致敬的学者、作家、艺术家,他的不懈研究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的文化艺术成就也为文化重镇——北京通州区宋庄增添了色彩,也会鼓励、鞭策更多的人不负时代奋力前行。
       最后,萧鸿鸣先生发表了诚挚的答谢词。研讨会在意犹未尽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新华网、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CCTV我爱你中华《商企汇》、中国新闻网、中国人物榜网、人民艺术家网、中国国情网、新华读书、新浪网读书、今日头条(今日文教)、中华文教网等媒体支持,部分媒体特派记者现场采访。
本次研讨会由作家报社、江西人民出版社、北京书签驿站联合主办,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中华国粹》杂志社等协办,北京文心国际文化艺术研究院具体承办。 (冰儿  璇子  李月)
      (责任编辑:土火)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