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鸟「沈鸿根」先生所书《中华禅诗文化碑》《李月诗》之碑

2019-12-29   江鸟    浏览:2373    

分享到:

核心提示:著名书法家沈鸿根(江鸟)先生所书《中华禅诗文化碑》、《李月诗》之碑,镌刻并立于五台山清凉寺前


沈师是我所见到的握笔姿势最为规范的书家,可以想象当年沈师手握兼毫笔,在其四壁图书的松竹轩晴窗下墨雨纷飞、驰骋纸上的情景,其情、神、力、韵一寓于书,以简洁、明快、流利、细劲的线条,传达着自己对古代与现代时空的理解与感悟,表现着深沉丰厚的传统积淀,构建着一种属于现代时空的和鲜明个性的艺术形式。经典的书法作品都与其人品修养、文化积淀融为一体的,书法艺术本身含纳天、地、人的精、气、神以及人文意向和人格旨趣。故而,沈师无论是诗文还是书法,均有自家风貌,正如他的诗句:“诗文懒得与人同,楚调自歌冷月中”。沈师行草书法之所以显现出强烈的个性风貌,从其结体用笔中可探得消息,沈师书法上溯汉隶秦篆、专攻二王、旁及颠张醉素宋四家,渗入智永,又深研汉简魏碑,是数十年寻找古雅意趣和现代审美的契合点的功力体现。沈师用笔极富弹性,有力度、有韵味;字体结构内紧外松,含筋抱骨,势圆力遒,行气相通相顺,呈现摇曳之姿、上下窜动之态;论墨色,可谓“将浓遂枯虚实苍秀,带燥方润藏露参差”;线条丰且实、灵且朴,劲健而高古,其方圆正侧因形生发、疾缓滑涩随势而生,中锋沉劲入骨,侧锋研美挺劲,藏则内蕴古朴之风,露则外显精神意气。作为诗人,他所追求的是“气韵”,注重的是“精神”,综观欣赏沈师书法作品,具有直观的形态美、深邃的意境美、浩然的气势美,充溢着潇洒俊逸、雅韵风流的气息,这无疑与他“书画从来求气韵,人文自古重精神”诗句意境是高度契合的。


2015年8月,由海上著名书法家沈鸿根(江鸟)先生所书《中华禅诗文化碑》、《李月诗》之碑,镌刻并立于五台山清凉寺前。五台山为佛教圣地,而清凉寺乃祖寺。沈师此作亦楷亦隶,亦行亦简,以《张黑女墓志》为底,熔智永、钟繇、王宠为一炉,笔短、势展、意长,雅韵风流,别具一格。此作巧妙地掺入篆书圆拓笔法,极有创意,面目一新,堪 称精品!
沈师书丹之后,意犹未尽,赋《善缘》诗一首,诗作空灵意韵,妙语禅机、神幽情深。录于此,与友共赏:
善 缘
文/沈鸿根
清凉古刹袅祥云,
幸与佛光结墨缘。
李月诗碑何处立,
群山拥翠寺堂前。

沈鸿根为甘肃高台中医馆题写馆名与柱联的图片

此类馆名和柱联的创作难度极高,比作“戴着脚镣跳舞”也不过分。因为在有限的尺寸内既要写得规范,又要写出精神气质、人文内涵、笔墨情趣,这谈何容易!然而,沈师集几十年的功力,一寓于书。馆名“高台中医馆”五个大字原作是写在六尺长度的宣纸上,制作后的牌匾单字应在三十厘米以上。沈师用简隶书体,亦隶亦楷,亦行亦简,又巧妙掺入篆书圆拓之笔法,使整体效果鲜活起来。细观之,空灵而又古意盎然,优雅而又神逸超韵,空间安排疏朗有致,展现出来的是不同凡响的高贵和优雅,不染尘埃的空灵、清丽之禅境,还有一种曼妙、婉约、朦胧、浪漫之美韵,让人有一种耳目一新、过目不忘的古雅气息。
柱联“望闻问切藏玄机显中华文化之博大,阴阳虚实含奥妙呈华夏中医之精深”,原作是写在八尺长的宣纸上,制作后柱联高度应不低于四米。沈师用行书体写就,每联十五个字,同样落笔不俗,无论整体还是单个字,都非常充分地体现了“沈氏”书风,遒劲、灵动、雅致。三十个字中重复的“华”、“中”、“之”均有变化,字型大小由之,起倒运行自然有度,用笔入木三分,少外露,多内含,有弹性和力度,结构内紧外松,势圆力遒,恰如珠走玉盘,耐人寻味。柱联与馆名的书体尽管不同,但让人有种和谐之感,可谓相得益彰。沈师早年的行书在风格上多豪放,而近些年书风趋于“平正”、“醇雅”,更多的追求了“韵”和“雅”,显然,沈师是成功的,这是一种高度,也是一种境界。(靳新)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