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黎:《周易》里的人生智慧之厚德载物
2022-10-15 金黎 浏览:2303
《周易》里的人生智慧之厚德载物
文/金黎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出自《周易·象传·坤卦》。
大地气势磅礴,宽厚和顺,君子应效法于大地,胸怀宽广,容载万物。胸怀宽广的人,能够接纳别人的不同,包容别人的过错,接受别人的意见。
众所周知,《周易》64卦里,最前面的是“乾卦”与“坤卦”,而这两卦,是《周易》中纲领般的重要之卦。
我们为什么将“乾卦”中的“自强不息”作为《周易》十大智慧之首,而将“坤卦”中的“厚德载物”作为《周易》十大智慧之最后呢?
愚以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不但是《周易》中的两大智慧。而且,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最伟大之精华!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民族精神!最伟大的民族之灵魂!
也难怪清华大学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其校训。
我们将《周易》64卦中选择出10卦,作为周易里的十大智慧。其实64卦,每一卦,皆是充满了人生智慧。
我们之所以选此10卦,一是因为,选出的此10卦,自认为:这是人生在世,十分重要,需要特别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10卦。二是因为,现代人生活节奏很快,以便于人们更快捷方便掌握《周易》里最主要的人生智慧。
朋友,您不妨细看此10篇,即十大智慧:一,自强不息,二,否极泰来,三,虚怀若谷,四,深谋远虑,五,求同存异,六,顺势而为,七,与时俱进,八,刚柔相济,九,居安思危,十,厚德载物。
细览此10卦,倘若没有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与“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如此10卦中,就像一个人没有了灵魂吧?
《周易》认为,天地最大,它包容万物。对天地的理解是:天在上,地在下;天为阳,地为阴;天为金,地为土;天性刚,地性柔。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焉,四时行焉。没有天地便没有一切。天地就是宇宙,宇宙就是天地。这就是古代中国人对宇宙的朴素唯物主义看法,也是中国人的宇宙观。所以八卦中乾卦为首,坤卦次之;乾在上,坤在下;乾在北,坤在南。天高行健,地厚载物。
然后,从对乾坤两卦物象,即天和地的解释属性中,进一步引申出人生哲理,即人生要像天那样高大刚毅而自强不息,要像地那样厚重广阔而厚德载物。
愚以为,厚德载物,还有一层重要意义是,人生在世,要有宽大之胸怀。要像大地一样承载万物,容纳万物,在承容林林总总万物之同时,承容形形色色之人。
换言之,人生在世,要有容人的雅量,要与人为善。人有聪明愚笨之差,就如同地形有高低不平一般,土壤有肥沃贫瘠之分一样。农夫不会因为土壤贫瘠而不去耕作,君子也不能因为教育对象之愚笨不肖而放弃教育。
天地间凡有形的东西,没有比大地更厚道的了,也没有什么东西不承载在大地上的。所以君子处世要效法“坤”的意义,厚德载物。譬如,众所周知的林则徐著名之诗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正是此理。
那么,人生在世,如何能够修炼出“厚德载物”之胸怀呢?
我们不妨看一下马克思怎样修炼成功《资本论》的。
《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马克思继续进行修改、校订,并反复修改第二卷和第三卷手稿。但1883年3月14日,由于当时反动政府的迫害,极端贫困的生活和长期过度的劳累,马克思在伦敦寓所自己的工作椅上与世长辞。他的心脏停止跳动时,面前书桌上还放着正在修改的《资本论》书稿。马克思死后被安葬在伦敦的海格特公墓。无数世人为其精神,感动不已。
像如此世界伟人,为了能够向人类社会贡献一部《资本论》,如此耗尽毕生心血者,一定是心宽如海,精神如炬,信仰如磐!
我们不妨再看一下周文王姬昌是怎样修炼出《周易》这部群经之首的。
姬昌被纣王囚禁羑里城(现在河南省汤阴县城北)之后,没有失去自由者,可能很难感受到坐牢之后,失去自由之滋味。而姬昌正如我们前面谈到马克思那样的世界伟人一样,信念如磐,精神如炬,心宽如海。
他在伏羲先天八卦之基础上,因地制宜,利用狱中地上铺的蓍草,夜以继日,演绎出后天八卦,即《周易》64卦。这也就是司马迁《史记》中言:“文王拘而演周易”。
可是,人们知道,那时,周文王姬昌已经是82岁的老人。现在这样高龄者,也未必有如此精气神吧?更何况,纣王以及崇侯虎等人,还在千方百计想将姬昌置于死地。譬如,当时姬昌已经是德高望重,誉满天下,纣王为验证姬昌也是凡人,将姬昌大儿子伯邑考杀害之后,用其肉做成肉羹,让姬昌吃;试想,这对一个耄耋老人之身心,是怎样一种莫名之伤害呀?
不仅如此,崇侯虎还用放火、投毒、刺杀等无所不用其极地迫害于姬昌。然而,姬昌在羑里城监狱七年中,不仅活过来了,而且,演绎出了震古烁今的群经之首《周易》。
现代人皆听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岂不知,像马克思的《资本论》,像《周易》这样的千古不朽之经典,是怎样练成的呢?
《周易》中的64卦,可以说,每一卦,皆是周文王姬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之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之结晶啊!
看到此,也许有人会想到:马克思与周文王姬昌都是世界伟人,当然都是有厚德载物之精神者了。可他们已经是过往。今天的人们,如何才能够成为厚德载物者呢?
古往今来,人类社会中无非两种人:一是为官者,二是为民者。
我们先说为官者,古人箴言:德不配位,必遭祸殃。所以为官者,能不能厚德载物,更是非常重要!
君不见,近年来,不少大大小小的官员,因贪赃枉法而前仆后继落马。这难道不正是因为他们德不配位吗?他们有的无德无才,有的有才无德,有的执法犯法!因此,我们将为官者之德,要放在第一位。
也因此,现在人们基本上有一种共识:为官者是否能够厚德载物十分重要!
当然,这里的厚德载物,包括其道德、品格、修养、胸怀、能不能为民做主为民办事等。
古人云: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也是将为官者是否为百姓办事,作为第一要务。换言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应该是今天为官者厚德载物之精髓。
那么,今天的为官者怎样才能够修炼出厚德载物之精神呢?
——要像马克思那样,坚定信仰!修炼自己坚如磐石般的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但凡德不配位落马者,一定是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淡漠了,疏远了,或者将信将疑了,甚至是丢掉了。更甚者是,从来没有相信过!但是也混进了为官者队伍。
因此,一切为官者,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这里的学习,要认真学习,而不是敷衍了事,或者做做样子!更不要口是心非,只是将学习马克思主义说在会议上,只是鹦鹉学舌,上传下达;只是写在文件中,将套话官话,说得一套一套,将文件读得抑扬顿挫,振振有词,精彩绝伦,可就是说一套,做一套。如此,正是没有真正将学习入心入脑,没有将对马克思主义之学习,当做修炼厚德载物之必须!
我们再谈一下为民者,怎样修炼厚德载物之精神呢?
宋代黄庭坚说:“人不读书,一日则尘俗其间,二日则照镜面目可憎,三日对人言语无味。"
只有不断地读书,拥有丰富的的阅历,人才能呈现出非凡的气质与魅力。
有一句话说,读书能解决80%以上的迷茫、焦虑、疑惑。难怪人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腹有诗书气自华,胸藏文墨怀若谷等。
上面谈到为官者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愚以为,我们为民者也有一种坚定信念的人生需求。譬如周文王姬昌,他在羑里城狱中就是有一种坚如磐石般的信念。
人在希望中生活,生活一定要有一种希望!信仰、信念正是如此一种希望!
西方人信仰什么耶稣教、东正教等,与东方有的人信仰佛教、道教等。为什么教徒们能够那样虔诚?君可见,教徒们是怎样在颂读圣经之景象吗?那种虔诚之精神真让人对他们的真心实意感到心悦诚服吧?
如此,正是说明,人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所以要修炼厚德载物之精神,就要首先修炼心中的信仰、信念!
其实我们普通百姓的信念,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此信念,只要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干事,便会渐渐修炼出厚德载物之精神。
鄙人认识一个朋友,他为人忠诚、厚道,从下乡当知青开始,到成为那个村最后一个回城者,分配到建筑公司开推土车,因为老实,退休后,返聘看仓库门。他不需要什么深谋远虑,顺势而为、刚柔相济等人生智慧,就一个厚德载物,便一生平安幸福,每天乐在其中。
因此,我们说,厚德载物是一切人生智慧中,最大之人生智慧!
笔至此,想到中国古代汉武帝时期,公孙弘能从一介布衣到当朝宰相之故事——
公孙弘学识广博,为人认真、诚挚,每次议事,他都会把事情详细陈述一遍,让皇帝自己抉择,却常常遭到同僚的反对和驳斥,但公孙弘从来不去争辩。又因为他在生活上极其节俭,有人说他哗众取宠,他亦不解释。
后来,汉武帝问他:“你所陈述的事情是对的,可当大臣们诘难你的时候,你为什么不为自己辩解呢?"
公孙弘淡定回道:“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
面对他人的冒犯,公孙弘从不去计较,而是选择了沉默与包容。其胸怀宽广,其品德崇高,令人钦佩!
一个人是否品德崇高,能否厚德载物,是需要长时间修炼的。也可以说,从儿时开始,就要将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当做毕生修炼之目标。
譬如毛主席说:马克思是老实人。上面我们看到,为了《资本论》他耗尽了毕生心血!
我们常说:作家,是愚人的事业。即便您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也要以厚德载物为基础。
我们学习,不只在于学习到新知识,更在于它能帮助我们保持深度思考,从中不断修正对世界的认知、对自我的了解,继而获得真正的成长,像一棵大树,本固枝荣。
最后,让我们以我国先贤一幅箴联,与读者诸君在人生智慧的征途上共勉:“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座,向宽处行”。
朋友,让我们学习《周易》里的人生智慧,“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学习大地气势磅礴,宽广厚重,效法大地,胸怀世界,容载万物!
(责任编辑:笑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