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处行》之十四少林寺观后刍议宗教信仰
2023-02-18 文/金黎 浏览:2397
《宽处行》之十四少林寺观后刍议宗教信仰
文/金黎
那年,我们乘大巴车从华山回郑州,途经了少林寺。
下车之后,我感觉步行很远的路,才看到少林寺。当时,我看到这一段步行路上,来看少林寺的人很多,有去有来,男女老少,摩肩接踵。可能是因为电影《少林寺》全国放映之后,少林寺院与少林功夫风靡天下,因此八方游客,来看少林寺者,络绎不绝。
少林寺,隶属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嵩山五乳峰下,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 少林寺不仅是禅宗的发祥地,还是中国功夫的发祥地,有“禅宗祖庭,功夫圣地”之称。 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为了安置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都城洛阳东南的嵩山少室山北麓建设而成。少林寺历史上长期归于洛阳,直至1949年划归于郑州,占地面积约57600平方米。
少林寺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因其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
2010年8月,少林寺、初祖庵、塔林三处历史建筑群,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当我们来到写有“少林寺”三个字的寺门前,看见许多游客在此照相留念。鄙人也许喜特立独行,看照相者很多,便环顾四周之后,进入寺院内。
此寺院从山门到千佛殿,共七进院落。寺院的建筑沿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法堂)、方丈院、立雪亭、千佛殿。另外,寺西有塔林,北有初祖庵、达摩洞、甘露台,西南有二祖庵,东北有广慧庵。
寺院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多座殿堂,我这里不再一个一个介绍。下面咱们细看两个主要殿堂——
一是大雄宝殿,它位于天王殿后。大雄宝殿是寺院佛事活动的中心场所,与天王殿、藏经阁并称为三大佛殿。原建筑毁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1986年重建。殿内供释迦牟尼、药师佛、阿弥陀佛的神像,殿堂正中悬挂康熙皇帝御笔书“宝树芳莲”四个大字,屏墙后壁有观音像,两侧塑有罗汉像。殿内还供奉着释迦牟尼、陀佛、药师佛的神像等。
二是藏经阁,藏经阁又名法堂,明代所建,毁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1994年重建,是寺僧藏经说法的场所。藏经阁藏书八百万卷,内供有少林寺的一位缅甸国弟子于1996年揖赠的汉白玉卧佛像一尊。在藏经阁月台下有口大铁锅,是当年少林寺和尚炒菜用的锅。阁的东南面是禅房,是僧人参禅打坐的地方……
也许很多游客都是看过很多寺庙者,我看到许多人对寺院内的一切,并不是很认真观看的。是因为在中国不少寺庙里的情况大同小异?还是人们对寺庙净地缺乏真心诚意?
少林寺独特的地方,我以为是在寺院外的塔林。因为在中国所有寺院,如此规模的塔林,这里是绝无仅有。
在少林寺西约三百米处的少室山脚下,有一片中国最大的塔林。它南临少溪,背依龙虎岭,东接伏牛山脉,西依当阳坡,林木葱郁,环境秀美幽雅,这就是著名的少林塔林,它是少林历代高僧、住持方丈的墓寝。
塔林中现存从唐至今的各类塔256座,其中元塔47座。据说现存塔仅是原来的二分之一,其余被历年来山水所冲毁。这里的47座元塔,其建筑风格、砖石雕刻,为研究元代的建筑艺术留下了宝贵实物。
我们那时候去少林寺,游客不少,可是,听说近些年更多,来往游人如鱼贯一般。而且少林寺已经成为了文武兼修之办学基地。
据说,近年少林寺的收入非常高,光门票一项年收入数千万。有数据显示,2006年,少林寺共有160万旅游人次,当时的少林寺门票收入就开始突破1亿元。门票分成是政府占70%,寺庙占30%,少林寺这一年门票分成3000多万元。这里面还没有包括香火钱,开光钱,医药,少林寺分院收入,有缘人的赞助,少林寺的武校,少林寺武僧团、少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少林影视公司等收入。
其实,寺院原本是清净、修身之处。僧人是为了宗教信仰,四大皆空,六根清净,为青灯古佛而生,就应该在庙中静心修行,并远离红尘世俗。甚至有些苦行僧,用艰苦的环境来磨炼自己的心智,居深山老林,悬崖峭壁,祛除私心杂念。
原本,真正的僧人是不要钱财的,因为钱财乃身外之物,容易犯贪戒,会影响自己修行。譬如《西游记》大家都看过,唐僧面对女儿国之国王 以王位相赠,而其对金钱美女权力都无动于衷,这才是人们心中的真正僧人。
然而,现在的寺院办学、办各种公司,僧人也成为了以获得利益而谋兴旺,且香火日盛。倘若说他们皆为看破红尘者,那么,为什么有的寺庙里,比红尘中还要利欲熏心?
于是,有人提出现在寺庙红火,这是个宗教信仰问题。鄙人对宗教信仰研究是门外汉,所以只能够浅显刍议一二。
宗教的存在,以大量群众信奉为前提。世界上影响大的宗教,都有很大数量的信徒。据21世纪初,国外不完全统计,基督教信徒约20亿,伊斯兰教信徒(穆斯林)约13亿,佛教信徒有3亿多,印度教信徒约8亿,犹太教信徒约1400万,新兴宗教的信奉者在1亿多,加上其他各种宗教的信奉者,全世界约三分之二的人信仰宗教。
因为拥有众多的信徒,宗教往往成为一种强大的社会力量,成为各种势力争取和利用的对象。人们争取和利用宗教力量,目的就是要争取和利用众多的宗教信徒。信徒的减少,意味宗教的衰落。一种宗教如果没有人信奉,就意味着其开始走向消亡。
现在,据说西方世界,很多的教堂都改为书店。宗教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现状是:譬如在荷兰基督教信徒的数量大幅度减少,许多教堂,门庭冷落,处干闲置的状态。近年来,他们启动了大规模的教堂改造工程,一些教堂变身为大学的图书馆、教室和管理大楼,或改造为博物馆、酒店和咖啡馆。在英国,信仰基督教的人数低于50%。而在富裕发达的北欧四国,年轻人不信宗教的比率已经超过了90%。
然而,在我们中国,如今在个别文化水平歉提高的农村,反而有的人信奉起各种宗教。尤其一些城市的年轻人常常也去寺庙烧香磕头。这是为什么?
本来,每个人信仰什么无可厚非。可是,如今在社会主义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信仰的国家,为何会有人热衷于信奉这样那样的宗教呢?
愚以为,人生在世,无非有两种生活,一种是物质生活,一种是精神生活。当一个人物质生活改变,人只要是温饱解决之后,就迫切需要有精神生活同步而行。不然,每个人一天24小时,除了睡觉之外,其大脑是一直在不停转动、不停思想的。人之大脑是不会空白的,或者说,人之灵魂,人之思想,人之精神,时刻需要一种寄托的。
然而,恰恰精神寄托也是宗教的一个主要功能。其实大家都清楚,任何生命体都会走向死亡,这是宇宙的铁律,是自然规律。但人作为一种生命个体,有求生存的本能。由于科学不能提供永生,于是许多人就会从宗教的永生许诺中,寻求精神上的安慰。
换言之,人的精神生活中是需要信仰的,无论信仰什么,总是需要一种信仰的精神寄托与精神安慰。
细思忖,信仰是一种灵魂的归宿,也是您终生依靠的,甚至比您的生命都重要的精神动力。人活着如果有了信仰,能够让您活的更有意义。人除了自己的生命之外,还有更值得终生去追求的东西,此精神上的追求,就是人之信仰与信念。
信仰与信念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让您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过得有意义。对于一个鲜活的生命体来说,因为有了信仰信念,所以才深知,不要太在乎自己,众生比自己金贵。人有了信仰信念,就会净化灵魂,活得干干净净,内心就有了一种善心,即我们常说的,人间大爱。
愚以为,像司马迁和他写得千古《史记》,像他在《史记》中言:“文王拘而演周易”的周文王,都是有坚定信念的大写之人。因为,我们看到,信念的力量在他们即使身处逆境时,亦能帮助其鼓起前进的船帆;信念的魅力在于即使遇到险运,亦能召唤他们鼓起生活的勇气;信念的伟大在于即使遭遇不幸,亦能促使他们保持崇高的心灵。
人生在世,即便您是一时跌倒,只要您有信仰信念,您就会内心敞亮,也会慢慢站起来。风雨人生才是真正的人之生活,这就像不经历磨难,人永远不会成熟一样。
因此,我们说,信仰信念是十分重要的人生大事。无论时代如何进步,无论社会如何发展,人生在世,信仰信念皆是所有人须臾不可或缺的。所以,在社会主义中国,人之思想的大脑,马克思主义之信仰倘若不占领,那么其它信仰就会占领。当然包括这样那样的宗教信仰。
我们应该明白:一个苹果之腐烂,往往是从心里开始;一个人之颓废腐败,往往从心中之信仰开始;一个社会的腐化堕落,往往从人们的信仰缺失开始!
为什么现在有的人,本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仰者,然而,对马克思主义之信仰,却是口是心非,台上台下,会上会下,言行不一,甚至是背道而驰呢?
像有的年轻人,为什么本应该是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科学技术的青春年华,可是也成为了各种寺庙的常客?为什么现在许多寺庙的香火愈来愈旺盛呢?为什么寺庙净地也成为了喧嚣浮躁的唯利是图之地呢?
君不见,现在有的寺庙已经成为了上市公司。这些现象,难道不应该发人深省?难道不应该引起国人高度重视么?!
也许我们是杞人忧天,好在我们是学习先贤:“位卑未敢忘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