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红土地”也书写出了一个充满革命理想的宋元昊

2020-02-05   浏览:2294    

分享到:

核心提示:已过不惑之年的宋元昊在书写着在“红土地”的同时,也书写出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


宋元昊先生多次来搞,几年来已成为文友。去年他又以获奖者身份参加了在四川召开的“作家报杯”文学艺术大奖赛颁奖会,有缘相见,见面后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热情、诚挚不屈服,有理想。在其后的一年里,他的生活天灾人祸不断,以致他难堪遭际,他的作品集《撞击阴曹地府》(现名为《惊梦红土》),也一度搁浅。不惑之年的他易浩为昊,表意“日照中天”,自励继续赶路。

他在今年3月份,给我来信苦道感肠,他说“男人一般是很怕且很不情愿在人前叫苦的”,他在向我“吐血流泪”之后嘱咐代为他的书作序。这一小小的嘱托,别人是感受不到其蕴含的惊人之举的。

500万字的“红色书写”给我们这个时代“红色”的卷帙浩繁的文学作品增添了一束格外清新的生长在“红土地”上的鲜花。

来自“红土地”上的书写不尽写出了山沟里“短命而辉煌”的苏维埃,也书写出宋元昊自己“日照中天”踏踏实实的人生。类似宋元昊的这种“红色书写”,是革命成功后年轻一代对革命前辈怀着敬仰之心的文学书写,这种书写是所有的信仰马克思主义建立了红色政权的国家里年轻人共同的“革命”情结。这种“情结”是年轻一代人的历史责任。发生在上世纪初那场真正改变了中国人命运的“革命”是在残酷的流血的战场完成的。那场战争和经受了那场战争的人成了一个永恒的文学题材,年轻的一代人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解读着这个“永恒”。

文学的解读不尽是再现历史的真实,而是不断的追求一个新时代的审美理想。我们怎样解读“革命”的血与火的历史,怎样理解那些用自己的鲜血换来今天幸福生活的前辈们的个体生命,“文学大家”们书写出辉煌的影响了几代人“红色经典” 。和宋元昊一样的文学青年也在用自己的生命书写着那场“革命”和革命的前辈。在这种书写的同时,年轻一代也就完成了自己人生的书写。宋元昊的文学创作不是单纯的记录那些历史的故事,而是带着自己的感情去书写,这种书写是在一种不自觉的状态中树立起了他的审美理想。

作者在《红军石》的题序里问:“过去,仅仅是一串串故事吗?”。作者所使用的标题正是在提醒读者:“红军石”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而是一块滴血的具有魂灵跃动的,时而呈现出那双黑亮黑亮的眼睛,葵花般浑圆的釉红赤亮的脸庞,时而又显现出众多男男女女红军将士身影的奇特而传神的“宝石”。

这样的文学书写已经表达了出了作者对革命前辈的敬仰和爱戴,同时也展现出了作者自己的感情就像“奔流不息的江河那样,激浪汹涌,惊涛拍岸”。那位冒名顶替红军女子团团长的客家三妹——俞三秀的故事就被激活了。历史不再是过去,在读书面前就是竖起来的历史了。这是作者长期专心于文学创作而达到的表现技巧圆熟的文学境界。

最后作者在书写陪“红军石”到死的文字里把自己对革命先辈的爱戴之情淋漓尽致的表达了出来:“我心中就像擎起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一座巍峨挺拔的不朽丰碑!它——岂能是我个人所拥有的一件珍品!……它,属于伟大的中华民族!”十分震憾人心!

作者在《满表嫂》中详尽的描写了一个“满表嫂”走上革命道路的曲折过程,正像生活在被剥削被压迫的黑暗社会中的穷苦人一样,满表嫂的身世也像一个时代的象征一样,穷苦人除了走上革命的道路,要想活下去就没有别的选择了。作者就是在这样的书写“红土地”的过程中,告诉人们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在同时也培养起了一个现代人的现代文学的视角,这是我们不得不想到冯小刚的电影《集结号》,冯小刚表达敬意的方式,也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正逐渐失落的情怀。那些混合在黑色焦土,模糊血肉中的属于男人的质感,在哪悲壮的号声里,被重新润色、提炼。理想、勇气、意志、信念、情谊....这些散发着光芒和硝烟的词汇,象一枚炮弹轰入我们的生活。那些英雄,我们不能忘记;那些失落的情怀,我们没有忘记的权利……
宋元昊书写的“红土地”上发生的故事和《集结号》一样的悲壮,浸入我们整个身体,每一个细胞,每一根血管。

我觉得宋元昊在书写着“红土地”,也把自己书写成了一个现代人,他在电影文学剧本《海梦》中就把他在书写“红土地”中树立起来的现代人的审美理想,写进了普通的打工妹海梦与梁勇的人生经历中,这俩个在中国农民行列里走出来的农民工,和许许多多的农民工一样心里有着对中国红色政权的依恋,对革命前辈的敬仰,这对恋人的曲折的爱情故事深刻表现出了现代的年轻人在审美情趣上和“红土地”上那些革命的先辈一脉相承。这同样是令人欣慰的。

作者在给我的信中写道:“年逾九十四、五岁高龄的爸妈在乡下原籍的五间泥瓦房因绵绵阴雨而统统倒塌,作为兄长的我义不容辞应挑起重建家园的重担;尤其令人揪心、切肤之痛的是老妈病危,寿衣穿了,香烛点了,儿孙们已跪下向老人告别,可我怎能让她走呢?在我的路还没未顺畅的时候,我得使劲拽住她,让我挣扎出个名目来,让他们俩老在我亲手建起的钢筋水泥结构的高楼大厦再享受三年五载呀……”,因而再读他的《爸,我的老佛爷》,更能读出那种“切肤”之感,“老爸”传奇的一生是儿孙辈生动的教科书,记述父辈就是传承孝道,以“子丑寅卯……天地人合”为序号,不单是别致,人生循坏不了情的昭示,感动天地。

朱脚湾那个何月佬何倩秀最终做出的那件“山里山外没有过的大事情”,虽有些宿命,却正是这则并非虚构的故事,比虚构和梦幻更富情趣与魅力之处。

此外,《笨鸟学飞头雁领》《祝福红土地》等诗文是作者心灵独白也很值得一读,这些就留待读者自己去品味吧。
是为序。


张富英

2008年7月23日 于通州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