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处行》之二十五乐山大佛的现在与传说……

2023-05-19   文/金黎    浏览:1882    

分享到:

核心提示:《宽处行》之二十五乐山大佛的现在与传说……文/金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一部电影名噪一时,即《神秘的大佛》。此影片的许多镜头,皆是在乐山大佛处取景。那年,去四川乐山

《宽处行》之二十五乐山大佛的现在与传说……
    文/金黎

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一部电影名噪一时,即《神秘的大佛》。此影片的许多镜头,皆是在乐山大佛处取景。

那年,去四川乐山市,有幸目睹了乐山大佛,与当年电影中看到的乐山大佛感觉有些别样。或者说,更增添了对修建乐山大佛者的崇敬之情,而且从乐山大佛现在与传说中想到了许多……

我们先看一下现在的乐山大佛——那天,风和日丽,鄙人随着游人,从山下向凌云山上登攀。此路不知何时修建,并不陡峭,更不险峻,只是向上45度左右的坡度,宽有5米左右,需要一直走,且是长时间地向上走。 所有游人,只要想近距离看乐山大佛,全部是摩肩接踵地向上走……

此上坡路另一个特点是,没有台阶,向上走的路,全部是不平坦的土山路。倘若雨雪冰天气,这样的山路一定不好走。由此可见,当地政府对大佛之重视程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可能是路程太远,修建更好的路况,需要大量资金吧?

名为凌云山,到了山顶,并没有凌云之感,也许游人并没有到了真正的山顶。我一边随着游人成群结队地走着,脑海中竟然出现了伟人“久有凌云志”之诗句……

经过大约一个小时左右的歩行,来到了一个有半个足球场大小的绿树成荫的山上平台的地方。这个平台一面朝着三江,一面是山崖与庙宇建筑。在这个平台上行走的、站着张望的,也有穿梭般的孩子……整个观景平台上游人如织,五颜六色,熙熙攘攘。更多的是——许多人只要上到平台,就径直快步走向平台左前方,因这里可近距离看到乐山大佛!

其实,这个看大佛的平台如果从天空鸟瞰,是个“凹”字型的,而大佛正座落在凹字的中间凹空当中。也就是说,在大佛的两边有两个平台,而这样两个平台的连接是在大佛的背面,大佛正面是面朝三江,背面是大山,但,人们把大佛背面的山修建成为一条通道,此通道,宽有5米左右。这样,左右两边平台,在大佛头部背后连在一起。游人可从大佛的左右两边平台自由观看大佛。

鄙人在右边匆匆看过,又到左边去,左边平台与右边大小差不多,只是在大佛面向三江方向的平台边上,修建有观景的亭台楼阁,在这里,桌凳齐全,游人可围桌休息或者远眺三江。如此设施,既让游人很有舒适感,也可对山崖下大佛和宽阔的三江一览无余,同时,可远眺三江两岸鳞次栉比的城市高楼大厦之远景。

我靠近乐山大佛的头部,也就是二十几米的距离。当然,所有参观者都是在栏杆之内,大佛的头部是与游人足下平台基本在一个平面。游人向下看,大佛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甚为雄伟壮观。

据导游介绍:大佛通身高71米,大约20多层楼高。大佛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51个,耳长近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

在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超过16米的护法天王石刻,与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与天王共存的还有上千尊石刻造像,但有的已经风化,宛然汇集成庞大的佛教石刻艺术群。大佛左侧,沿“洞天”下去就是近代开凿的凌云栈道的始端,全长近500米。右侧是唐代雕琢大佛时留下的施工和礼佛通道 ——九曲栈道。有人顺着通道下到大佛脚下,所以在山上朝下看,可看到大佛脚下有像海边五颜六色贝壳一样的密密麻麻的游人。

大佛头顶上共有螺髻1051个,这是1962年维修时,以粉笔编号数清的。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以石块逐个嵌就。

大佛的两个耳朵,是木头制作,维修工人从中掏出许多破碎物,细看乃腐朽了的木泥。这证实了南宋《吴船录》中的记载的“极天下佛像之大,两耳犹以木为之"。由此而知,内侧露出三截木头,成品字形,说明隆起的鼻梁,也是以木衬之,外饰锤灰而成。不过,这是唐代贞元十九年竣工时就是如此,还是后人维修时用这种工艺修补,已无可考证。

乐山大佛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统。乐山大佛的两耳和头颅后面,具有一套设计
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佛像衣领和衣纹皱折也有排水沟。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相通的洞穴;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互未凿通。这些巧妙的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千百年来对保护着大佛,防止侵蚀性风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看着大佛左右两边平台上,观看大佛者中的男女老幼,神态各异,像花花世界上人是千姿百态一样,肯定每个人面对大佛有不一样想法与感慨。譬如有不少人去平台一侧的庙宇中烧香磕头,这里香火缭绕,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香火味。譬如许多人也许上山到此很累了,只是看一眼大佛便坐在大树下的凳子上吃水果、喝饮料了。看真正体检远眺三江,心旷神怡;细看大佛,细问导游与有关人员关于大佛之情况者,毕竟不多。

现在,来参观大佛者越来越多,据说左右两边平台有时候会人满为患,所以,有不少人乘游船,在三江中观看大佛,也是别有情趣。

大千世界中,寻求精神寄托者,祈盼神灵保佑者,现在大有人在;享受生活者,人性使然,也无可厚非;可人们为何没有对譬如为什么这里要修建如此巨大佛像?雕琢如此大佛,要多少人付出多少艰辛与心血汗水啊!同时,当我们了解了大佛本身的精心设计,防水系统的如此巧夺天工,我们对中华民族先贤的聪明才智,应该有高山仰止的赞叹吧!

对于如何雕琢出这样巍峨之大佛?当地有这样的传说——

传说唐朝初年,凌云山上有一座凌云寺,凌云寺里一个老和尚叫海通。当时凌云山下,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水深流急,波涌浪翻,经常吞没行船,危害百姓。

海通和尚眼看着船毁人亡,心中十分不忍。他想:三江水势这样猖獗,水中必有水怪。要是在这岩上刻造佛像,借着菩萨的法力,定能降服水怪,使来往船只不再受害。于是他请来了两个有名的石匠来商量刻佛像的事。这两人一个叫石诚,一个叫石虚。

石虚一听要在岩石上刻石像,他说道:“三江水怪,十分凶狠,我看只有造千尊佛像才能把它镇住……"

这时,老和尚海通见石诚在旁边一言不发,就问他:"石诚师傅,你觉得如何?”

石诚不慌不忙地说:"我看就刻一尊大佛,像这山岩一样高大的大佛像吧。"

石虚一听忙摇头,说:"山岩这样高,石头这样硬,你这尊佛像哪年哪月才能刻好?"

石诚说:"这岩石硬,就能经受风吹雨打,佛像大,才能镇住三江妖魔。"

老和尚见二人争持不下,就说:"你们二人不要再争了,干脆一个刻大佛,一个刻千佛吧。"说完,老和尚海通就出外化缘去了。从此,石诚、石虚两人就各自行动了……

石虚选择了那最显眼,石头不太坚硬的沿江一片红砂岩,开始雕琢起来。红沙岩是一种质地疏松,容易风化的岩石,比花岗岩软,是很容易雕刻的……石虚开始带人急功近利地刻了多种佛像,一尊又一尊,刻了两年,眼看就要刻完了。

而石诚这里,他选择了一块又高又硬的大岩石。他和徒弟们在山岩上搭建了架子,攀着岩石,开始雕琢大佛,大佛的造像是能带来光明和幸福的未来佛——弥勒佛。

石虚的千尊佛刻完了,而石诚的大佛连一只脚也没刻完。石虚讥讽地说:"我两年刻了千尊佛,你两年还没刻完大佛的一只脚……”

石诚毫不气馁,坚持埋头苦干…… 老和尚化缘回来,请了许多凿石造像的能工巧匠,让他们和石诚一起雕琢大佛。附近的老百姓听说老和尚请人雕琢大佛,镇压三江水怪,也纷纷赶来帮忙,有的烧茶,有的送饭,一时间,凌云岩上人来人往,锤声如雷,岩片似雨……

住在岩下深潭里的水怪,每天被岩上的石块打得胆战心惊,眼看巢穴快要被填平了,它涌起巨浪,想把人们从岩上卷到水里淹死。

人们眼看怪物涌起水来,就纷纷拣起岩上的石块向它打去,岩石块像冰包雪片一样,不一会儿,就把水怪埋在乱石堆里。从此大佛岩下,风平浪静,而大佛的样子也一天天显露出来,巍然屹立。

这时,嘉州有个官吏、爱财如命,他听说老和尚从外地化了许多银两,便打起了坏主意。有一天,他带着几个官兵来到凌云寺,对老和尚说:“胆大的和尚,你修建大佛,不先报官立案,目无上法,罚你白银一万两,限三天交齐。"

老和尚说:"大人,修建大佛是为了镇压三江水怪,解除百姓苦难,这银子是我化缘来修建大佛的,不能动啊!"那官吏见老和尚不答应,就恐吓说:"要是不交钱,就剜去你的眼睛!"谁知他话刚说完,老和尚面不改色地说:"我宁愿把眼晴剜去,也不能动修建大佛的钱!"说完,就自己剜去双眼,端在盘子里向那官吏走去。那官吏见老和尚真的剜去双眼,吓得不停后退,谁想他一时忘了身后是悬崖,一下子摔下去死了。

这时,只见那一对眼睛又神奇地飞回老和尚的眼眶里。那些贪官污史见了,再也不敢去敲诈老和尚的钱了。

后来,老和尚生病快要死了,但大佛还没有修建好。他把几个弟子和石工们叫到床前说:“我可能看不到大佛完工了。我死以后,你们一定要继续造大佛。"说完,他就咽气了。老和尚死后,他的徒弟就领着大家继续建造大佛。不久,石诚也死了,他的徒弟们仍旧在雕琢大佛。就这样一代接着一代,经过了90年,终于建成了大佛。

当然,传说只能是传说,或者说,传说只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可如此宏伟的大佛,比洛阳龙门石窟,比大同石窟,比敦煌莫高窟等地的大佛都要高大雄伟的乐山大佛,在中国,在世界也是闻名遐迩。其如何雕琢成功?其传说是否当真?并不重要。因为,其如此高大雄伟,像没有人否定珠穆朗玛峰一样,没有人否定其如此巨大,如此设计的巧夺天工!如此的巍然屹立!

然而,为什么唐朝会修建这样的大佛?震慑三江水怪吗?大佛能够震慑水怪吗?只能够说明,那个时代,人们对三江洪水像猛兽般地肆虐,危害人民生命财产,而无能为力之后的一种美好愿望。

有人说:中国人历来是善良的,是有美好向往的。可善良的国人素质中,也有些愚昧无知吧?譬如现在仍然有不少人将求神拜佛作为一种精神之寄托,这是为什么呢?

通过看修建大佛之传说,我们看到了石虚雕琢千佛的急功近利,看到了石诚的雄心壮志,看到了嘉州官吏的爱财如命,看到了老和尚的舍身取义,为了修建大佛,不惜自挖双眼,这是何等的赤诚英勇!

其实,我们从石虚与石诚两个人截然不同的观念中,也可受到这样的启迪——古时候楚庄王刚开始统治朝政,三年内不发布政令,也不治理,有大臣劝谏说道:“大鸟三年不飞翔,不鸣叫,是为何?”楚庄王回答道:"不飞翔,是为生长羽翼,不鸣叫,正是在观察。你大可放心,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果不其然,半年后,楚庄王亲自处理朝政,除奸佞,拔贤臣,自此楚国迅速崛起。

自古传说, 夸父追日,沉默不语,最终用自己的身体孕育了世间万物;鹏程飞翔,万里无言,最终飞向远方……海通、石诚正是传承了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吧?

乐山大佛是我们中华民族之瑰宝,是中国仁人志士智慧之结晶。其惩恶扬善的传说,也会像乐山大佛本身一样,永远巍然屹立于凌云山崖,也会像三江水一样源远流长!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