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处行》之二十六成都武侯祠与鞠躬尽瘁
2023-06-10 文/金黎 浏览:2335
文/金黎
在中国,诸葛亮的名子家喻户晓,然,成都的武侯祠,鄙人只是听说过。那次去成都,拜谒了武侯祠,且对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产生了一些新的感慨。
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武侯祠大街231号,始建于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原是纪念诸葛亮的专祠。亦称孔明庙、诸葛祠、丞相祠,后合并为君臣合祀祠庙。
武侯祠是民众对蜀国丞相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肯定和赞誉的载体,1961年3月,武侯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来到武侯祠,只见古朴的大门口并不很气派,也不是依山傍水,而是面对一条大路。其特色是有繁茂的古树将古色古香的大门掩映着,让人一看便知,这绝对不是人造的网红景点。
也许是诸葛亮名气太大,门口游人如织,男女老幼,熙熙攘攘,但,很有秩序地排着队,鱼贯而入。
进大门之后,第一印象:此武侯祠并不宏大,也不是蔚为壮观,只是绿树成荫,古树繁茂与古建筑相得益彰。我看导游图之后知道:武侯祠里,由汉昭烈庙,武侯祠,三义庙、惠陵,四部分组成。
也许有人想到:为什么名为武侯祠,却由不同内容的四部分组成呢? 鄙人后边再向读者诸君细谈。我们先看看武侯祠里四部分的具体内容。
进入武侯祠,首先看到的是:昭烈庙,即是纪念刘备的庙宇,其大门中开,朱红大扁上刻有"汉昭烈庙"四个金色大字。大门前,左右两侧,各有一尊石狮,有蜀汉文臣武将的雕像28尊。东廊称文臣廊,以人称凤雏的庞统为首,共塑有14人,譬如:庞统、简雍、费祎、董和、邓芝、蒋琬、董允、秦宓等。 西廊为武将廊,以智勇双全的赵云为首,也塑有14人,如:赵云、张翼、马超、王平、姜维、黄忠、廖化等。人物像之装扮与衣着,主要借鉴自古代戏曲。每尊塑像前都有介绍其生平事迹的文字。
此殿也称刘备殿,为传统单檐式建筑,面阔七间,二门上方悬匾大书"明良千古"四个大字,意为"明君良臣,千古垂范"。大殿正中是刘备的塑像。整个庙宇中这尊座像最为高大,座像高3米,全身贴金,冠冕九旒,双手执圭。左右侍者,一捧传国玉玺、一捧尚方宝剑。塑像前牌位上写着刘备的谥号:“汉昭烈皇帝"。
当时我想:既然是武侯祠,应该以诸葛亮为主,为何刘备殿不但在前,而且,如此排场……向里走,就是诸葛亮殿,这是一座极为传统的庙宇建筑,由过厅、东厢房、西厢房、钟楼、鼓楼等,平面呈长方形,梁架式木结构。我细细观察,诸葛亮殿的面积仅为刘备殿的一半。殿前石砌台阶,素面石栏杆;殿前檐柱8根,上有雕花撑弓。屋顶为单格歇山式顶,飞檐翘角,中堆为火焰宝珠、二龙戏珠,腰花饰弥勒佛像等图案。
诸葛亮塑像在一神龛内,悬挂“静远堂”匾额,表达诸葛亮一生的情操。诸葛亮手持羽扇,头戴纶巾,身披鹤氅,神态佛雅,颇有一代名相风度。塑像两侧各有书童,一捧兵书、一执宝剑。诸葛亮雕像两旁,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的塑像,然,整个诸葛亮殿,与刘备殿相比较,无论大小,气势等皆有较大差距。
参观罢诸葛亮殿,再向里走,就是三义庙,当初名为三义祠,清康熙初年由四川提督郑蛟麟始建。建筑和匾联主要是道光年间修建。殿内刘关张塑像造型根据《三国演义》描写而作,形象皆较年轻。
再向里走,就是惠陵。
惠陵墓建筑由照壁、山门、神道、寝殿等组成,依次排列于南北向的中轴线上。照壁立于墓前,之后为山门,上悬“汉昭烈陵”匾,后接神道,直通享堂。殿内高悬“千秋凛然”四字扁额。其后为阙坊,正中嵌墓碑,上刻楷书“汉昭烈皇帝之陵”七字。
我们浏览罢武侯祠中的四部分内容,不妨谈一下为什么武侯祠由四部分组成呢?
据武侯祠的工作人员介绍: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武侯祠曾与西边紧邻的南郊公园(即民国年间修建的纪念川军抗战将领刘湘墓园)合并,七十年代,武侯祠与南郊公园分开,各自成为大众参观、游览的文化旅游景观。1984年,在武侯祠原址上又修建成为如今模样……
随着时间推移,我渐渐明白: 从三皇五帝开始,周文王与其子周武王创建周朝800年,成为古往今来,新中国成立以前,统治中国,年代最长的朝代。这数千年中,有多少帝王将相、名流巨儒,能够被后人修建庙宇纪念他呢?像诸葛亮、刘备等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庙宇建筑雕像留在天地间,已经不易了。
我们常说,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此言很好,然而,往往像一些重大工程,重大决策,重大成就,皆因为有权有势者才能够取得成功,才能够有所建树,尽管都是由劳动人民出力流汗。譬如成都武侯祠几次分合与修建,成为现在四部分合在一起,就是如此吧?
再说,诸葛亮确实是德才兼备,才华横溢,智慧超群,不然刘备等岂会三顾茅庐?可是,他也有用人不当之时,不然,怎么会有失街亭而挥泪斩马谡?
我们常说:人无完人。然而,在具有鞠躬尽瘁精神此伟大的崇高品格上,在最先提出“鞠躬尽瘁”此千古名句上,诸葛亮确实是实至名归。
众所周知,诸葛亮帮助刘备建立了蜀国,他一心想北伐中原,恢复汉室,一统天下。公元223年,蜀汉皇帝刘备去世,临终前,拉着诸葛亮的手说:你的才能高出魏帝曹丕十倍,必能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刘备并将儿刘禅托付于诸葛亮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事必躬亲,尽心尽责,很快使蜀国恢复了国力,慢慢强盛起来。为了完成刘备生前遗愿,诸葛亮曾先后六次率军队攻打魏国,争夺中原。
公元228年冬天,诸葛亮又一次准备北伐。临出征前,他给刘禅写了名为《后出师表》的呈文,分析当时天下形势,表明决心。文章结尾的时候,诸葛亮写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但是由于双方力量悬殊,诸葛亮也并没有因为目的难以达到而灰心丧气。他不断进攻,最后病死在军营,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古往今来,诸葛亮这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直都被人们引用、传颂,因为人们觉得只有像他这样具有伟大人格之人,才是鞠躬尽瘁,无怨无悔之楷模,所以诸葛亮的这种精神,一直都被世人敬仰。人们学习诸葛亮,不仅是学他的机智与智慧,更是学他重承诺的精神。这种“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
实际上,中华民族具有鞠躬尽瘁精神者,古往今来,灿若星河,譬如:卫青:出身蓬门,保大汉天下与匈奴作战,屡立战功。他为人谦让仁和,敬重贤才,不以势压人,高风亮节流传千古。 岳飞:20岁投军,精忠报国受人敬仰,出师北伐抗金,然壮志未酬却含冤致死,只留下千古绝唱《满江红》,令人扼腕。文天祥:元军南侵,文天祥为募军资,散尽家财,组建军队,英勇作战。抵御外敌,兵败被俘,宁死不降。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千古绝句。林则徐: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为国尽心竭力,最后劳累致病致死。
再譬如:为了新中国成立,具有鞠躬尽瘁精神者,更是不胜枚举——李大钊、方志敏、杨靖宇、江竹筠……他们为了信仰,为国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今天,具有鞠躬尽瘁精神者,其实,也有很多,但是,毋庸讳言,现在,具有鞠躬尽瘁精神者,没有以前那样层出不穷,可,这是为什么呢?……
实质上,诸葛亮这种“鞠躬尽瘁”之精神,在人类社会,在中国,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有十分重要的伟大意义!
朋友,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弘扬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伟大民族精神,而戮力同心,披肝沥胆,殚精竭虑,踔厉奋发!因为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伟业,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实现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皆需要“鞠躬尽瘁”这样崇高伟大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