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张富英序论跋选(上)

2020-02-06   浏览:2470    

分享到:

核心提示:评张富英序论跋选(上)

评张富英序论跋

故乡是写作者的乐土
——序张富英的长篇小说《风寒》 □张守仁(北京)

张富英的教育小说
——中篇小说集《夹缝》代序 □施战军(北京)

《玫瑰之约》序 □吴开晋(山东)

《倾听与注视》序 □许 评(山东)

富英何德何能

——《文心淡定》自序 □张富英(北京)

教育,我们这代人的事

——长篇小说《风寒》跋 □温 文(北京)


——诗集《玫瑰之约》跋 □沉 沙(北京)

《倾听与注视》跋 □郭 谦(北京)

文学的面孔和人生的面具
——中篇小说集《夹缝》跋 □王晓林(山东)

放飞丰富思想的英华
评论集《文心淡定》跋 □杨家山 张意中(山东)


为新世纪文学大厦筑土

——张富英文学作品集《纪念》总序节选□吴开晋(山东)

流动中默守 施战军(山东)

淡泊中的坚守

——读张富英的新著《纪念》 □夏 刘要亭(山东)

《文学两地书》序 耿建华(山东)

友谊是常开的花

——喜读《文学两地书》 □黄玉礼(山东)

倾听着心情的风景

——读张富英散文随笔文集《倾听与注视》 □张 华(山东)

玫瑰花开的声音

---读张富英先生的诗集《玫瑰之约》有感 □祝 (北京)

满身花香添雅兴

---张富英《玫瑰之约》赏读 放马蓝散

解读《玫瑰之约》 王正鹏(土家族)


始知幽兰一箭香 李修平(湖北)

文学风景中的搭台者 谨(北京)


执著书香透京华 马金星(北京)


说明性解说性的理论名著张正瑜(山东)


批评的良知 王立世(山西)


《张富英文学评论集》的深度意义 许庆胜(山东)

故乡是写作者的乐土
——序张富英的长篇小说《风寒》

张守仁(北京)


在世界各国语言里,故乡这个词,大都有父母之邦、诞生之地的意思。故乡就是你从母腹中呱呱坠地、来到人间的地方。作家的故乡,对于他的写作题材,对于他小说中人物活动的环境,对于他营造的文学世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故乡的土地、河流、小镇、民风民俗以及家乡父老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永远是作家的文学之根。故乡的一切,像太阳一样,照耀着、温暖着作家的写作生活。
环顾中外文学史,作家的名篇总是离不开他记忆中的故乡。对于鲁迅来说,故乡就是赵庄社戏的锣鼓声,他童年玩耍的百草园以及他上学读书的三味书屋。对于契诃夫来说,故乡就是塔干罗格郊外的草原,草原上的雷雨,雷雨中行进的马车。对于肖洛霍夫来说,故乡就是顿河,顿河岸上的向日葵地,向日葵丛中他和村里姑娘初恋的地方。对于英国诗人罗伯特?勃朗宁来说,故乡是燕雀在她果园枝头鸣唱,正当窗外洁白梨花开放的时光。而对于艾青来说,故乡就是金华乡下的保姆大堰河: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便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
而对于作家张富英来说,故乡就是濒临渤海湾的鲁北平原,鲁北平原上引黄的幸福渠,幸福渠上的石桥镇,石桥镇上高高隆起的十字街口、四条缓降下去的街道以及街东北植有梧桐树、先后设有私塾和学校的大宅院。作为担任过多年中学教师的人,他笔下描绘的人物,无论是卞德非老师,还是那些少男少女学子们,都生活在这个乡村环境里。阅读他的作品,让我们了解了鲁北平原的干旱和贫瘠,它的盐碱地、人文史,在这块土地上绵延了数千年的农耕文明以及当代教育的成绩和偏差;让我们知道上过中学的农村青年们齐过考大学这座独木桥所承受的压力、所体验的艰辛和痛苦。其实,提高人的素质、品格和生存能力,才是教育的根本。而当初中、高中毕业考试和高考升学率成为衡量学校教育成绩的主要标志之时,必然使其中一部分本来珍惜学习机会、成绩暂时稍差的学生,被老师们轻视,成为学校的弃儿,从而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对未来的生活失去希望,因前途迷茫而弃学甚至服毒自尽。这说明了我们的填鸭式的应试教育偏离了以人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正确方向。何况根据统一模式、被动学习培养出来的、即使进了大学的人,他怎能有创造性地、独标一帜的自由思想?我国13亿人口的大国,解放50多年来未产生过一个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人(我国解放前和台湾培养的获奖者除外),这就足以证明问题的严重性,足以证明创新性教育、创造性学习是多么重要!
富英的小说,迫切呼唤中国应刮起一场教育革命的新风暴!
论及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富英的小说还存在着性格刻划、情节结构、语言提炼等方面的不足,但正如他自己所说:这么多年,忙于个人生计,忙于为他人做嫁衣,创作一度度搁浅。庆幸的是创作热情从未消弱。从作家的视角上,不能因为功不成名不就就不创作了。我们用文字记载自己心灵的声音,直到有一天这个声音被人听见并接受……创作的过程就是收获,是一种精神的享受。我写作,我快乐就足够了。
契诃夫说:大狗要叫,小狗也要叫。这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欣赏这种创作态度,因此乐于为富英的小说作序。

2007年7月1日
于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的日子

(张守仁,著名评论家、编辑家、散文家。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委,《十月》杂志社原副主编,“21世纪之星丛书编委会副主任。)




张富英的教育小说
——中篇小说集《夹缝》代序

施战军(山东)


这几年我们的小说创作越来越突出问题意识,但是仔细看下来,总觉得大家的问题太过集中,几乎都是底层叙事,而且都是在编写底层农民工故事,所谓现实问题好像就是以农民工的生存处境为中心的底层问题。给人一种错觉,仿佛除此,其他的都已经是中层高层问题了似的。说到底,这是目前的文学创作视域不够宽展的表现。
现实性问题化的小说理应有更多的关注点,而且也亟待提升它的艺术表现力和丰富它的艺术表现方式。在这样前提下,张富英的几部中篇小说很值得我们重视。
这几部小说给我们展示了不同于一般性的底层叙事的领域——作者所认知和想象的现实中国教育的形象图景。《黑色》虽然是以成年人的情感家庭危机为切口,孩子的心思还是最具活力的因素;从《黑色》到《铜镜子》、《紫色苜蓿花》再到《石头里的大卫》,张富英笔下的人物从中小学师生直至大学师生林林种种,这样几乎全面涉及教育的各个阶段的人格养成和体制困境的创作目前还不多见。
而且,这些小说内里的意蕴不是对于教育现象单纯的现实性批判和现状反思,更深在的意义在于它深藏着一种人文忧患。作者迷恋人格心理探寻,从小说叙事中情不自禁地一再提起格式塔心理学就可以明显感知得到。现实的教育方式与人格养育的矛盾以及所造成的他者的期待心理与自在情感、人格生长的严重背离,是小说所探究的实质性问题。在这种扭曲的情境里,爱的萌动、冲动和欲望的实用性一方面成为小说的叙事动力,一方面又借此较深地揭示出目前的教育之于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从人的成长和成器这样的本位出发,从健康正常的人的生活需求入眼,张富英的小说让我们深深地感到了教育真谛的缺失给我们的内心带来的刺痛。
从艺术上看,《石头里的大卫》关于美学女老师和美男主人公的故事,在浪漫的底色上,作者将现实和传说互文化的处理相当自如,整个小说的叙述非常饱满鲜活;《紫色苜蓿花》也是一篇容量和密度相得益彰的作品,几对中学生的临界生活状态把握的很真切,一场河边果园的聚会,里面有纯洁的青春骚动,更带来大人离谱的误解,活化了困境中的青春情绪和成长处境;《黑色》中,对丈夫一次出轨,妻子和同学暧昧,孩子的精明和天真,都以十分放松的语势加以呈现,使得这部小说带上了些许后现代文学色调,只是含味稍嫌轻了一些;《铜镜子》可能是太追求深刻和犀利了,可能是因为有个博士回乡的缘故,围绕这个以孩子们的假自杀为核心展开的事件,所进行的直接议论则过多过强,伤害了作为小说的形象思维,而关于爷爷的亡灵那一部分优美的描写因为想象力的张大而显得十分珍贵。
呼唤新教育时代的来临,这是这部中篇小说集的总主题,作者以思索的头脑、积极的姿态、艺术化的想象,将这一主题鲜明而真切地凝聚在字里行间,从而也对时下的小说写作具有了开拓视野的意义,祝愿张富英能够写出他更好的作品,来葱茏这一片本不该忽略的领地。

20079月于济南
(施战军,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后,鲁迅文学奖评委。著名文学评论家)

注:施战军,现任《人民文学》主编。



《玫瑰之约》序

吴开晋(山东)

认识富英快20年了,从他在老《作家报》当编辑开始。可惜,那份《作家报》被商品大潮吞没了,刊号被有实力的报业集团买去,出了其它晚报类的小报。富英从此也就从一个单位到另一个单位,但一直未离开文学编辑岗位。又经过几年拼搏,他和几个友人居然使《作家报》复活,并在海内外造成新的影响,很是令人高兴,其间的艰辛更是可想而知的。在办报之余,富英仍不忘诗文写作,这本《玫瑰之约》就是他在编辑之余创作出的新成果。嘱我作序,理应支持他在创作上的不懈追求,故在照看家中病人和一些杂务之余答应下来。
《玫瑰之约》是全书之名,也是集子中第一辑的爱情诗之名,可见作者对本篇的喜爱。的确,在全书中,这一辑的爱情诗写得清新隽永,很有诗味儿。自古以来,爱情诗可谓汗牛充栋;在当代诗坛,以爱情诗出名的青年男女诗人也大有人在。如需写出自己的特点,不人云亦云是非常不易的。然而富英却不重复他人,写得很有自己的特点,读后耐人回味。如首篇《玫瑰之约》,本是写与所爱之人在玫瑰花开时相会,但对方失约了,主人公这才领悟,他是来和玫瑰花相约的,诗中写道:等不来约的人/我曾想离开/留住我的/定是这玫瑰的幽香//不怨恨失约的人/我还没这么伟大/我要带着满身的花香/去找失约的人,主人公心胸开阔,把怨恨化作了理解和新的追求。诗的立意是很新鲜的。其它如《最初的情诗》、《最后的情书》、《有你的地方就是天堂》等也是本辑中的佳作。特别是《有你的地方就是天堂》,更增加了感情的浓度和语言的张力,如开头几句:你走的那一天/我泪流不住/愈合的伤口/被扯成了碎片,很有力度。
由于富英经过了许多生活上的磨难和事业上的曲折与坎坷,内心的苦恼自是很多的,这种痛苦和苦难的历程,正应该出现经过深思的诗句。《冥想》一首,当是这种内心痛苦的形象记录,开头几节正是如此体现的:咔嚓咔嚓的生活/从未间歇过/鬼哭狼嚎//为了腾飞/长长的裙椐被夹住了/是脱掉还是扯断//砺炼过后/足迹/滴成了一幅大写意。看的出作者的雄心壮志未被磨掉,内心依然充满希望。而且经过冥想,对人生更有所悟了,如收尾一节:血淋淋不再残忍/金灿灿不再辉煌/我的冥想/熟了。的确,对成功、失败、得意、失意都应从人生的高度去思考。作者这样写,也增加了诗的哲理内涵。
富英刚出世,母亲就离开人间,这失掉了母爱的孩子是靠父亲拉扯大的;然而刚刚长大成人,父亲又离他而去,这真是人世间最大的不幸。但是,这位父亲,在世时却为孩子、为家庭贡献了一切,院落中的瓜果,和对乡亲们的友善换来了对孩子的厚爱,并且把日常所用的家具都一一打造好,留给孩子。对这份亲情,富英在《感念父亲》中写得真切感人,如诗中写自己睹物思亲:那么多的棱角都是您的嘱托/那么多的接缝都是您的牵挂/我抚摸着抚摸着心中升起了十字架/多想对您的灵魂诉说诉说……”富有感情浓度的诗句用了象征性的比喻,增加了诗的感染力。可见,情感催动了作者想像的羽翅,才创造出了动人的诗境。其它写亲情乡情的诗作,如《大姐》、《家》、《胡同的记忆》、《离乡三章》等也很不错。值得一提的是,本辑中的《雨中暮色》颇有新意:雨中在城外彷徨,误了回家(新家)的末班车,作者竟然说:末班车是误了/误了末班车多好/——由风带来的故事/越来越新鲜。看来,这正是作者对自己情绪和心境的一次有益的调整,其它辑中写对先烈怀念的《墓林祭》,写农村变革的《钟声》,也是比较有分量的佳作,不一一列举。
由于富英生活不太稳定,编辑业务又忙,因而不能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刻,有些作品不免显得粗糙,且语言也直露,这就淡化了诗味儿。另外,也有欠缺精当的构思,直笔写来难免有凌乱之感,如一些印象诗。希望富英在今后的创作生活中,真正能静下心来,多读一些好书,多进行一些艺术上的深入思考,然后再提笔疾书,定能写出更多的佳作。作为他的师长和乡人,我热切的期盼着。

20071213
于济南阳光舜城听云轩

(吴开晋,著名诗人、诗评家,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中国新文学学会、中国诗歌学会等理事)


《倾听与注视》序

许 评(山东)

张富英先生是大型文学报《作家报》总编辑,著名的编辑家兼作家。他办的报纸发表的作品都是纯文学作品,他创作的小说、诗歌、散文也都是优秀的纯文学作品。他是当今中国文坛的佼佼者。
他创作的散文作品,绝大部分篇章都是精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坛随着一浪高一浪的散文热,受精神产品商业化等因素的影响,散文创作即出现鱼龙俱下现象,尤其近年来网络的发展博客的流行,少数作者潜心创作与多数作者恶搞并存。不仅有快餐化、消费化、帮闲化、庸俗化倾向,尤其网络散文内容稀薄、精神缺席、泡沫膨涨、虚假造作、背离真实、以丑为美的作品泛滥成灾。在这种情势下,富英先生的散文作品显得特别珍贵。
进入新时期以来的散文创作,曾经经历回归五四,走出工具论和极左思想的钳制,走上张扬个性的自由天地,呈现突破传统模式不断创新的繁荣景象。可是近年来有些作家的创作姿态出现偏颇,把散文视作个人情绪宣泄的渠道,只表现自我的小情绪”“小感受,思想贫乏,为纯审美写作,反对承载社会的功能。富英先生的散文不同,他也写自我的独特感受,却是社会与民生相融合的感受,是作者与读者在心灵上的思想交流。《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篇,写的是他在医院的所见所闻:“……住院费用全由哥哥妹妹凑,他已决心等死……刀口刚愈合,就在接到催款单的当天出院了。”“一位十六、七的男孩子……已无法手术……一声声娘替你死!’‘爹替你死!’”“一声声病痛的呻吟冲出病房,穿过走廊,蹿向医院上空,回荡着……”我在媒体多次看到过有关看病难的报道,仅仅从理性上知道这是国计民生的三座大山之一。这次读了富英先生的散文,激发我流出了同情的热泪,才从感情上体会到大山是在怎样压迫普通百姓的,及推倒大山的迫切性。富英先生在《勿做墙头草》篇写道:在我老家的墙头上,年年长出一些野草……一只家燕从墙头掠过,一棵小草飘落而下。我上前一拨弄,立刻露出一些根来,还断了几条……我由小草想到我们生活中的人,有的总想脱离伙伴往上爬几株微不足道的小草,在富英先生笔下却引出一番人生哲理,十分感人。他在文中抒发出的是自我的感情,却联系着社会人民的感情,字里行间既蕴含着感人的艺术性,又有着启示读者的思想性。目前如此表现生命之悟的作品并不太多,读来感到给以心灵的警策与震撼。
富英先生写有多篇抒发亲情、爱情、友情的散文,这是从古至今散文的永恒主题。尤其当今人们生活的快节奏和物化的压力加大,社会竞争使人与人的关系疏离,功利关系突现,真诚的友谊淡化了。所以这类散文是时代的需要,是读者的需求,可是写得好的并不多见。富英先生的这类散文显得特别感人。《写给叔父白尊州》篇写道:小时候一踏进您家门,叫一声娘亲的同时,就甜甜地喊一声叔叔’……收到高考录取通知书的那个暑假,父母在为我上不上学犯难……您把钱塞在我手里……我知道您的生活经历坎坷……您是一部大书,里面有读不尽的真善美……”他这位叔叔对他的父爱之情,写得真切深沉,感人至深。富英在《恩师马恒祥》篇写道:有一次,我汇报工作时出现了偏差……我多么盼望马老师能替我开脱一下,结果最不留情的竟是马老师……”马老师对他如何严格要求,如何从生活到思想和业务上关心,写得淋漓尽致。富英的这类散文触摸着人类心灵的最深处,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足以唤起人们的爱心,真善美的情感。
随着旅游景点不断开发和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旅游散文的创作引起众多作者的青睐,数量想当可观,质量好的也有,只是少得可怜。不少人是上路之前翻阅一些资料,回来后写成观感,内容与导游词没有多少区别,或浮光掠影到此一游式的文字游戏,没有心灵参与,更没有生命的碰撞,读来味同嚼蜡。著名散文理论家林非先生说:作为散文中间一种载体的游记创作,从第一人称的视觉写出这些迥然相异的文字,既能渲染出我眼中的风景又可以描摹出我心中的风景’……游记最能超出摄影这种手段的正在于它具体而细致地书写出作家主观的精神色彩,以及他们接触客观的风景时内心种种悲怆或欢乐的印象、感受、咏叹、呼号、颤栗和博击,这正是最能感动和启发读者的地方。富英先生的《印度印象记》,对印度人民对佛的无比虔诚,能歌善舞,生活节奏从容不迫,最能融入大自然崇尚大自然的民族等印象,既写出了眼中的风景,也写出了心中的风景,妙趣盎然。他的《峄山一游》更是展现心灵游历之作。他写道:登山的有莘莘学子……有达官贵人,前呼后拥……也有捡乞者,背着编织袋,搜寻着可以换钱的废物……各色人等在这里可是不分贫富贵贱的,要上山顶一览全景,都得爬着过这道石缝。多么引人深思耐人寻味的心中的风景!他带着心灵上路,在漫游中寻找精神的高地,渗透着对社会对人生的精神思索,正像他在结语中所说:如此我更觉登峄山,不虚此行了。我们的有些作家自己过上了小康生活,却忘了或无视我们社会的一些伤口,他们的作品所谓的艺术性再高也只是技巧的把玩。关注人民疾苦、关注社会底层、关注人生命运、出自作家良知和发自心灵深处大爱的作品,才有可能成为佳什力作。
富英即是。是为序。

2007年冬于书苑山庄

(许评,著名散文家、评论家,山东省新闻出版局原副局长,现为山东省散文学会名誉会长)



富英何德何能

——《文心淡定》自序

张富英(北京)


当了多年的文学青年,做了多年的文学梦,在文学上没能成名成家的、没怎么成名成家的、成名成家的,所经历过的,大都经受了。除却浮华,撩开那层神秘的面纱,即没悟空,也没做后悔状,可以问心无愧!荣辱不惊,文心淡定。
为修文学正果,辞别故土,孤身一人,开始了漂泊。实在是天赋不及、实在是生存所累、实在是诱惑太多。有两位老领导的引领,过后看,真可谓金玉良言,两位领导的劝导虽时隔五年,却惊人的相似。想来,富英遇上这样的前辈,好福气啊!
第一位是《作家报》老总编魏绪玉。我到《作家报》不久,魏老师就告诫我:文学上出点名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你的实际情况不允许你全搭在文学上,先把家照顾好!从此,在报社的通联、函授教务、编辑等业务上,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全能拿得起放得下。也是到《山东文学》工作不久,王良瑛主编拿别人成功和失败两方面的实例劝导我:像你们这样的年轻人,要想闯出来,必须把准了,朝一条路下劲。文学创作上是块料,就全心全意地扎下去,见了谁谁有了钱别眼热,必能成器;创作上不是块好钢,就赶紧在经济上先立住,就别羡慕谁谁在文坛上多风光。最忌讳一会儿这头热一会儿热那头。想兼得,最终怕是哪条路也走不好。于是,权衡之下,开始卧薪尝胆,忍辱负重,搞活动大刀阔斧,搞创收风雨兼程,很快成了领导的左膀右臂
自己总算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某种意义上讲,得益于两位老领导的教诲,每每念起,心存感激。更感知到两位前辈的用心良苦和挚诚之意。做为过来人,也有些领悟,其实就是做人做事,要踏实、忠诚、专注,路才会越走越宽广,无限风光在险峰,只有你徜徉在那美好风光中时,你才有资格自谦一句:无他,殊途同归。
也曾为自己在文学创作上没出大成果,而暗自遗憾。凭良心想,自己收获了另外一种累累硕果,不免又恨自己贪得无厌。我的另外一种累累硕果,是我得到的重重的文学友情。因文学结交的天下朋友,堪称我的无价之宝。这是我结集这本《文心淡定》时,更深切地感受到的。
早在负责山东省作家协会作家报社文学创作函授部教务时,因《作家报》在全国文坛的名望,函授部被誉为文学黄埔,我也受益被大家称为弟子三千,历经数载,不少优秀学员出版了专著、加入了作协,我又被友人誉为贤弟子七十二。策划编辑《尘封集》、筹备复刊《作家报》时,手底下搜集整理了15000余位文朋诗友名址,首期赠阅了近万份,之后,常联系的达4000余人,情况能说出个一二的有1000余人;有数百人一提地方和姓,便可叫出名来,都是那样亲切的名字。富英,我遥向济南,向你和你的同仁们鞠躬了……”收到复刊后的《作家报》向春等许多的文学前辈们的抬爱令我们受用不起!我一个、我们几个人的力量,怎么能成呢?没有新志朋友的参与,没有各界有识志士的支持,《作家报》是不会复出和发展的。
北上哈尔滨拜访文学导师、南下海口结下兄弟联盟、西去川藏联合办会、东到上海组建工作站;跨印度南北参加世界诗人大会,在法国有发行中心,在美、澳、英、新、马、泰、日、韩、蒙等二十多个国家(地区)建有组联处,墨西哥发来了邀请函……海外朋友也越来越多起来。
我曾在中国地图上,以县为单位,找文朋诗友们,遍及率高达80%以上。我便决定条件成熟时,用上几年时间,来一次文学万里行。
富英真的是朋友遍天下了。荣幸之余,总是告诫自己:富英何德何能?富英知足了!是啊!虽没有作序的资格,也评不好,道友们却是看重的,于是便有了这本《文心淡定》,这个境界,是大家给的,有了大家的厚爱,才使我宠荣不惊,文心淡定,富英何德何能!

2007年岁末于北京通州



教育,我们这代人的事

——长篇小说《风寒》跋


温文(北京)


刚到印度,在住处整理行李时,《作家报》总编辑张富英给了我一个不小的意外,他递给我一个大信封说,这个长篇给你,帮我写个东西。我说你可真会找时间、找地点呀,给你写个东西也要选跨国界、跨时差、跨语境啊,书还没出版就已经出国了。那是,人出来了,书稿也带来让它镀镀金,回去好塑金身,让它普惠万民呀,要知道印度是佛祖住的地方,佛教的发源地。张总调侃道。
调侃归调侃。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白,不管跨什么,亦或去到美利坚、大不列颠、法兰西、德意志,炎黄子孙踏遍全球,放眼世界的同时,更多的还是关注自己的祖国的繁荣昌盛,心系祖国的一草一木。不管是祖国处处洁白梨花开茉莉花飘香,还是偶感风寒染小恙,悲喜烦忧都触动着炎黄子孙的内心,因为只有自己的祖国才是他最期待、盼望和关切的,这也是我们这次印度之行的体会。也许正因为如此,才有张富英这部问诊中国教育——偶感《风寒》的著作出现。
风寒是常见病,病因很多,药方也不少。所以,咋看这书的名字——《风寒》,很难判断书里面患的是那种风寒症,也不知作者究竟开的是什么药方,不读真让人心情沉郁;而翻到目录时却让我豁然开朗——上部《洁白梨花开》,下部《茉莉花飘香》,这是春天的讯息和秋天的收获。于是乘着这份愉悦的心情一气读了下去。看完后掩上书稿,怀念之情油然而生,沉重之心不期而至。小说所给我的这种环境是这么熟悉,这么感念,这么让人怀想;然而,作品中所给我沉思的东西的又那么让人无法轻松,无法乐观,那么让人无法释怀。难道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校园?这就是我们曾经经历过的教育?这就是既让我们怀念校园,又让我们沉重的教育?
谈到教育,我们对它的感受,几乎每个人都会像染风寒一样,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其实,中国教育诟病并不是一朝一日的事,各方仁人志士开出的处方也不少,但都只治其表,未治其本。都只是唱唱高调,喊喊口号,发发牢骚,写点东西发发,可操作性不强。制度虽然有其不利和不适应现行教育的一面,但人是第一生产力。人是决定一切的因素,这种因素要在什么条件和环境下才能得以释放,才能生长?这就是需要大家思考的问题。
作者没有着意去刻画教育的弊病,而是在字里行间,在故事情节中,散发着这样的信息。虽然如此,教育的这种不平衡,我们从三立身上看到了,城市和农村的差别我们也在三立身上看到了。而这种情景,很容易让我们置身其中假设自己。我们是做杨兵呢,还是做苏阅;是做苏明呢,还是做三立;是做卞老师呢,还是做苏老师?由此,我们看到了作者文字处理方面的功力,作者把文字写得很亲和。
由于这种文字的亲和力和魅力,读起来让我们既想走进作品,又想走出作品。我们既想当作品中的卞老师,又想当作品中的苏老师。我们被卞老师的思想境界所感动,我们又不想生活在卞老师那个环境中——穷困、落后、狭小。所以这种矛盾始终在作品中碰撞,而这种现象正是自中国的科举制度废除后,中国现当代教育一直以来的现象。我们可以这么讲,这当中有前赴后继的教育改革实践者和思想者在不断地为着自己的民族未来,为着自己的理想在不断的探索着。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追求个人名利;他们举烛躬身前行,积极探索;他们求真务实,不喊口号,不唱高调,不哗众取宠。这就是卞老师们的精神、品格和操守,这就是中国教育的坚基。
我们的教育正需要千千万万像卞老师这样有能力照亮自己的人,才能照亮中国的教育之路。后来者才能在这条千千万万之灯点亮的通途中寻找自己,勉励自己,丰富自己。从而做一个德才兼备,既懂教又懂育;既懂技术技能方面的教育,又懂人格的培养、精神的塑造的合格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基础教育工作者虽然承受的压力大,困难多,待遇少。特别是偏远和贫困地区更是如此。但我们需要这种承担,这种承担既是历史的承担,也是民族未来的承担;既是个人的承担也是全民的承担。
我们经常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看到成群结队的从全国各地来的学生旅游团,来北京参观这些大学,俨然成了他们的主要目的,更是旅行社趋之若鹜的热门项目。苏明和三立去北京大学,与其说他俩是去参观旅游交流,倒不如说他们是去拜祭,去朝圣。像苏阅一样,考进北京大学是他们的学习的终极目标,和学习的最大成功。因此,这也是中国教育的主要功能和主要追求。读书干什么,就是考大学,考上大学了就算完成了教育。大学毕业后出来等着分配,分配后就在单位熬着。整个人生就这样按这种程序完成,给每个人列了一样的清单。主观能动性,抵御风险的能力,受挫折与失败的心理素质能力,独立生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和创造能力,等等,这些主要生存能力却在教育中弱化了,这就是中国教育《风寒》症候的所在。这是教育管理部门在教学生,不是学校在教学生,更不是教师在教学生。所以,看完这部小说后,总觉得还缺点什么,像是只完成了一半,意犹未尽。卞老师扎根农村对自己教育的改革尝试,看似成功了,其实是一种无奈的失败。教育能不能像小岗村农业改革一样,影响全国?这是值得期待的。所以我把这些文字取名教育,我们这一代人的事,其实这也是上一代人的事,更是下一代人的事。我们这一代的教育感染了风寒,抑或上一代的教育感染了风寒,我们希望下一代的教育没有风寒。我们希望下一代的教育是健康的,风华正茂的,是理想的教育。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感谢张富英,让我们重温了学生生活。小说情景设计、结构安排、叙述递进、语言的选择带给我身临其境的感觉,确实让人回味、追忆与感动。相信小说所营造的氛围,同样也会感染着大家。而这种氛围所营造出的场景,又是那么真实、亲切与自如。读起来让人很容易和作品同进同出,置身其中。

丁亥年仲秋·尔雅陋室

(温文,知名评论家,中国国际文学艺术家协会执行主委、《中国文艺》杂志主编)





——诗集《玫瑰之约》跋


沉 沙(北京)

富英是一部传奇。
富英人长得酷似世纪伟人邓小平。特性演员、毛泽东的扮演者马于飞与富英有莫逆之交,多次怂恿他走上演艺圈,但他似乎淡泊名与利,不为所动。是什么给了他定力?是诗,是文学的梦。
在济南富英的书房,我获赠一本富英与晓林的《两地书》通信集,这是两个文学青年痴迷于文学的心灵见证。集中通篇燃烧着两个年轻的心热血沸腾的作家之梦,这也是所有经历过青春期的文学追梦人相同或相似的必然经历的炼狱之火,只是有些人在大火中炼就了凤凰涅磐,飞翔在文学世界的高空,有些人的梦想烟飞灰灭了,沉淀成永远的痛或记忆。
也许是天生与作家有缘,富英一迈进文学的殿堂,就与《作家报》同行。世界的丰富性与无限性给了他创作的灵感,《作家报》给他带来写作的动力,而通过《作家报》使他结识了天下文学之路上的英雄好汉。正当富英在文学的海洋里扬帆远征,《作家报》这面全国作家心中的圣地和旗帜陷落和倒下了。在文学史上,一个报刊的存在或灭亡不足为奇,但对于远离家园、追寻文学之梦并把文学视为生命的张富英来说,他所受到的挫折与打击可想而知。此后,他在文学的大海里起落沉浮。
在历史翻到21世纪的第三个春天,天降大任于斯,张富英奇迹般的担当起《作家报》复刊的重任。5年前,《作家报》在停刊数年后,一期期带着浓浓的墨香,重新恢复了她的青春与活力,重新负载起千万个作家的梦想与使命。自走进文坛后,张富英先后创作发表了诗集《青春悸动》(合著)、诗文合集《纪念》、通信集《文学两地书》、报告文学集《燃烧的红柳》(合著)、散文集《牵手济南》(合著)、中篇小说集《夹缝》、长篇小说《风寒》以及文学评论集《文心淡定》等多部,曾荣获山东省委宣传部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征文优秀作品奖等省级和全国大奖。然而,人们更多地记着了他倾情打造《作家报》所付出的智慧和奉献,反而忽视了他在文学园地的耕耘和收获。
我读过张富英不少的散文随笔和评论作品,我还编发过他的诗歌和散文诗,他无疑是一位优秀、真诚、富有深度与灵性的作家。今年8月,张富英作为中国诗人应邀赴印度参加第27届世界诗人大会,他在大会上朗诵了他即兴创作的诗歌《怀着一颗诗心相聚》:
有颗童心/才是诗人/童心里有真/真得不容沙砾/童心里有善/笑里问寒问暖/童心里有美/收进眼底的都赏心悦目//有颗佛心/才是诗人/听啊/那么关注民生/那么普照众灵/那么悲天悯人/那么摒恶扬善……
这首诗不仅写得很棒,而且有理论,有主张,也是他作为一个诗人的形象,开始俘出海面,渐渐走进世人的视野。不久前,他来到京东通州小堡参加第三届宋庄艺术节,获赠中国首部村庄诗歌读本《庄》诗刊。几天后,他兴奋地拿给我一组诗《客访庄诗院》,那是他先睹为快《庄》诗刊后一口气写下的,并在他应邀参加的《庄》诗刊首发式暨诗歌朗诵会上朗诵。我读着他的诗,不禁惊呆了,其中一节写道:
你曾真真的在你制造的爱情幻境里/死过一回了/这种死除了莫可名状的快感/没有新生/你在别人的首都/就这样/大胆的爱了九天/而这九天的话题/每一个都很虚无/他的肯定可能很重要/过后看来/唯一的了不起/西娃呀是你硬变作狐狸精/演绎一段新聊斋志异
还有一节是写我的,他亲自朗诵给我听:
原来你就是骆驼/孤独而顽强地/穿越沙漠踏过绿洲/永不倦怠/太多的某些诗人/让我们不屑/暮然回首/沉沙啊 你诗意地活着/当你牵起鹅卵石的手往家领时/你笑得像个神童/蜻蜓飞进你家 /被墨香陶醉/连你家的野草/一看就是/受过良好的教育/你家的玉米/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对你忠贞不渝/你的师友们来了/搭上了336路 换乘981 /过枯河穿隧道/一路寻访着来了/大诗人陶潜也来了/越过千年/在你每个诗性满怀的梦里/那么/只要你不倒/散文诗就能够创造未来
这组诗写尽了《庄》诗刊里28个诗人及其作品的素描、印象,不仅语言流畅、现代、优美,而且想象丰富、意象绮丽,这组诗真正改变了我对富英的印象,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作家,他本质上更是一个诗人。
两天前,富英即将出版的诗集《玫瑰之约》快递给我,面对这部沉甸甸的诗稿,诗人富英的形象立刻出现在面前。《玫瑰之约》收入诗人的近作近百首,《玫瑰之约》既是这部诗集的名字,也是其中一首诗的名字。约好了/玫瑰花开时/一起去观赏,诗人邀约了谁?是一个志同道合的人、情人、爱人、友人,抑或值得尊崇的人?我想这应是一个大写的人,诗人所倾情的爱也一定是人间的大爱,从而也给这部诗集定下了调子,或者也为诗人的写作树立了一个思想的标尺和人文情怀的向度:爱花、爱人、爱自然、爱世界、爱人类,这是诗歌自古以来永恒的主题,但诗人已经注入了自己真挚的体察、感悟、情感和独特的诗思、转化和超越。从《玫瑰之约》到诗集的最后一首《爱着》,无不表现着诗人这一宏大的理想和广博的胸怀。因此,这是当代诗坛不可多得的一部爱的旋律、情的呐喊、真的高扬、美的吟诵。
当然,我读出的不止是这一种声音,诚如诗人自己在诗中所主张的那么关注民生/那么普照众灵/那么悲天悯人/那么摒恶扬善。而我从《冥想》、《有一种幸福叫痛》、《独爱沉默》等诸多诗篇中还读出了另一种声音,那就是张富英还是一个如德里达所说的能够聆听无底深渊的声音的诗人。无底深渊的生命观,让世界保有各自的差异性,保有各自的多元性,保有各自的多姿多彩和生命力。聆听无底深渊的声音,就是不死盯着眼前的那点有限的东西,就是超越现实,看到眼前和世界背后的整体这一无底深渊,为人生敞开一个更广阔的视阈,为生命敞开一个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境界,从而对人生与生活、金钱与物质、幸福与苦难等处之泰然。张富英正是在诗歌中张开想象的翅膀,在广阔无限的世界中探索与追寻人生,用诗歌提升自己的生命境界。
《玫瑰之约》的出版,恰值中国新诗90华诞。在商品经济高涨、人们物质欲望膨胀而精神生活萎缩的今天,诗歌倍受冷落并日益边缘化,如何耐住寂寞,做到同流合污孤独孤傲,勇于承担其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坚守诗歌本身的美学意义,这是中国诗人共同面对的课题和考验。择地而居择诗为怀/审视警醒/默守这块小小自留/种植诗歌 重建高贵/那么就/一起来吧张富英的回答是及时的,也是耐人寻味的。
让我们和他一起择地而居,择诗为怀,种植诗歌吧,共同构建我们的精神家园。

2007121
于北京宋庄

(沉沙,本名姚汝津。著名诗人、诗评家。《中华人物》报执行总编)




《倾听与注视》跋

郭 谦(北京)

这一周最快乐的,是花了两天时间,读了一本《张富英文学作品选集·散文随笔卷》打印稿。
2002年始,我与张富英先生结识交往。由于他性格豪放爽直、气质粗犷大度、才思敏捷坦诚,对事业高度的热情与专注。我深为他的才华、才学、才情、才气所吸引,交往日益频繁,已成为无话不谈、贴心贴肺的挚友。就连我们在北京的家,也是隔桥相邻。
可是,这些年来我读到他的文章屈指可数,仅《作家报》、《散文诗世界》等发表的几篇而已。我知道他喜欢写诗歌,参加了不少全国性的诗歌研讨会,在会上他也经常朗诵作品。他是一个很忙碌的人,要主持头绪繁杂的《作家报》日常事务,要组织编辑大型文丛文集,要策划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每年还要去全国几十个城市参加各种类型的文化交流会议,或去颁奖、或去剪彩……著名诗人王耀东先生称他是一个出色的文化活动家,曾对我说:富英的诗歌写得不错,我知道他近年很忙,没有时间写作。
忽闻张富英先生要出版五卷本的文学作品选集的喜讯,这让我惊喜交加。毫无疑问,喜的因素大于惊,我内心由衷地为朋友取得的成就而高兴与庆贺。
手捧此本《张富英文学作品选集·散文随笔卷》文稿,我嗅到了漫卷的书香,从字里行间,我窥视到了张富英先生成长的足迹和藏而不露的文才。他善于思索,100思想碎片凝聚着他的智慧和哲学思想。语言精美,字字如玑。如第53则:谁狂妄,谁浅薄。一时狂妄,一时浅薄;一事狂妄,一事浅薄;一生狂妄,一生浅薄。狂妄与浅薄,相伴相生。在读到如此经典的语段时,我不禁连连拍案叫绝。
此书涉及面很广,有记述名人间友情的交往录,有因凡人小事而触发的感受文章,有读书和时事评论,有精练的游记散文,有观点鲜明具有说服力的议论文。观书如观人,此书展现了张富英先生细腻的文风,深隧的思想。
读一本好书,会让心灵与心灵对话,会让人得到意外的启迪。
《张富英文学作品选集·散文随笔卷》,是他前期文学写作的最好总结,为他的文学创作道路树立了一块里程碑,它可以照亮别人,更可以鞭策自己跃马扬鞭,获取更大的成就。相信未来不久,张富英先生还会给世人更多的惊喜。

20071212
写于北京四心斋

(郭谦,知名传记作家兼画家,博客文学联谊会秘书长、《博客世界》专刊主编)




文学的面孔和人生的面具
——中篇小说集《夹缝》跋


王晓林(山东)


中国的现代文学是不是像阿Q那样,在赵庄闹革命,尽管有许多人走出了赵庄,但留在赵庄的阿Q毅然把革命进行的轰轰烈烈。我们的文学一直是在提倡什么,竖立着什么,却不愿意告诉人们,我们的生存究竟是什么样子。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总是用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人生意义,这是人类在不断追求完美的高贵所在。
姆雷特呐喊着人类的高贵,唐吉克的演绎着人类的执著,尼采告诉人们上帝是虚幻出来的,弗洛伊德把人深层的心理动机归结的简单明了,萨特无奈的述说着虚无,生命的意义在哪里?就在你当下的生存中。
曹雪芹把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儒家的命运表现的惊世骇俗。王国维听到了遥远的叔本华微弱的生存意志的声音,他明白了偌大的一个封建帝国已经走到了尽头,他那种高贵的心灵不能忍受一个民族的灵魂遭受侮辱,王国维结束的不是士大夫的生命,而是宣告了传统的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的结束。鲁迅揭开了现代文学的序幕……
我们在某一天的来到了这个世界上,不论是降临到什么样的家庭里,在时间上,我们无法选择的出生在同一个世纪,生长在共和国里。富英出生在农村,他的童年是在还没有解决温饱的乡村里度过的,在教育革命后百废待兴的残局中接受教育的。一个乡村里的孩子,他的精神追求会是怎样的?
读富英的小说,尤其是《夹缝》这样的题目就让人感觉到富英在文学创作中的两难境地,他不想亦步亦趋的去模仿别人,但在主流文学如此强大的阵营面前又感到力不从心。在夹缝里生活,也在夹缝里创作。他感觉到自己是在夹缝中生存的,不论是现实生活意义上的夹缝,还是文学创作的夹缝,这已经是一种人生的自觉了。这种两难境地在他的小说《黑色》中表现得最鲜明。小说的开头是这样直入主题的:
那个时候,他们很崇拜诗人顾城。
那天早晨,他回到学校,听说诗人死了,是杀死妻子之后自杀的。
黑色的眼睛就是一种心理病态,可怕的是我们自己是觉察不到这种病态。那个时代造就了一代人的人格病态。
《黑色》是富英在夹缝中写作的见证,他试图从朦胧派诗人所揭示的一个时代悲剧开始,深入地揭示这代人在现实生活中,是怎样的摆脱人生悲剧的。
《石头里的大卫》写了一个山区中学的教师进修来到省城,意外的遇到了一个唤醒他人生情爱的女人,这女人是她的老师,但在他心里只是一个女人,一个让他心灵惶惑不安的人。
他们虽然在生活里遇到了自己理想的人,这个人已经不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了,而是一种审美意义上的男人和女人。富英的小说写得很美,这种人性的美已经不是沈从文《山城》式的纯朴了,而是一个现代人在人们还普遍把男女看成是自然欲望和婚姻基础的时代里,开始探索审美的人生应该是什么样的。
《铜镜子》是《石头里的大卫》的展开,是在写中国的现代人的精神来源。那个古老的小镇,还生活在那里的孩子们,虽然是在现代的中学接受教育,但这样乡村中学却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在那里接受教育的孩子们,应试教育给他们带来的是许许多多的屈辱,人格的尊严没有了,人生的道路狭窄得和父辈没有什么两样。铜镜子的寓意大概就是说,现代生活没有发生多少变化,镜里镜外是一样的,这个镜子里面似乎还保留乡村里那个古老家族的镜像。
《紫色苜蓿花》里的孩子,用另外的一种方式与陈旧的乡村教育对抗者,当然孩子们是弱小的,他们的力量也是薄弱的,但小说告诉我们,那些孩子们却没有感到自己的弱小和力量的薄弱。
富英为什么善于从教师的视觉来看待我们的现代生活呢?这大概是与他的生活经历分不开的。
富英的人生本身就是一个传奇故事,从富英的人生故事里,我们也许能够寻找到一个普通人是怎样让自己的人生充满了现代人的色彩。也许富英的小说是一种答案,但似乎又不是答案,或许根本就没有答案。在文学上富英可能还在准备着。
富英的文学实践表现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已经是一种新的文学面孔了。这样的面孔我们也许会感到陌生,但富英是一个勇敢的摘下人生面具的人。说到这里,总算是引出了文学的面孔和人生的面具这个话题。
现代文学是什么样的面孔呢?
鲁迅的面孔在现代文学史上是充满忧伤的,现代文学是在揭露长期封建统治所依赖的封建礼教是吃人拉开序幕的,这样的开场可以说是血淋淋的。接下来就是夏衍、茅盾、老舍……他们揭开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人们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还有一个郁达夫,他说出了一个积弱的国民没有性爱的权利。还有那些依然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封建残余们,惨无人道的欺压凌辱着自己的同跑,现代文学义愤填膺的喊出了放下你的鞭子
……
现代文学不断的变化着自己的面孔,适应着时代的发展。
一个人的面孔在童年是稚嫩的,少年是活泼的,青年是燃烧着激情的,中年是蕴含着创造活力的,壮年是成熟稳健的,老年是睿智仁慈的……遗憾的是生活在这个礼仪之邦的人们,常常把自己的面孔遮掩起来,本来是丑陋的,却戴上了一幅俊美的面具;本来是虚伪的,却说着诚实的言辞粉饰自己的真相;看惯了人们脸上的面具,偶有失误,面具脱落了,那本来的真相却让人感到陌生了。不断变化着自己面孔的现代文学自认为肩负着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文学责任,面对着的却是把真实面目掩藏起来的面具,现代文学终于被捉弄的面目全非了。
富英的文学实践在我们面前给文学更换了一幅新的面孔,这可能就是富英小说的意义。假若一个人是戴着面具生活的,总会有一天被人识破,如果文学以一种高高在上的贵族式的绅士般的面孔装扮着自己,那么这个面孔也总会有一天让人厌恶的。
莫言曾说他家乡的农民没有人读他的小说。文学与我们普通人的生活相距多远?什么时候小说才能不再是靠技巧制造的,我们的生活也不需要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了,文学不再扳起他的面孔来,生活不再依靠面具了,我们的现代人也许就诞生了,现代文学也许就走出了赵庄
富英的小说在这个意义上,没有走进赵庄,今后也就不必去革假洋鬼子的命了。(本文有删节)


(王晓林,文学评论家、作家、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系小说作者挚友)



放飞丰富思想的英华
——评论集《文心淡定》跋

杨家山 张意中(山东)


《作家报》社长兼总编辑张富英的文学评论选集,即将结集为《文心淡定》出版。作为与他相识相知十余年的朋友加文友,我们先睹为快。
捧读之际,不由得想到先贤孔子的一句哲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由此文集可以看出,张富英自称懒家是不切实的,其实他是位思想与行动都极为勤奋的文学拓进者。
提及文学,我们不能不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文学日益边缘化的今天,文坛自身虽然纷纷扬扬、热闹异常,但文学创作却跌入无主题变奏的低谷,文学评论更是呈现出失血缺钙的现象,似乎走进了制造文字垃圾玩戏语言泡沫超现实网络时代。在这样的景象里,从蕴含深厚文化的齐鲁沃土上走出来的张富英,却凭着多年编辑文学报刊和文学创作的实践经验,自觉地承担起一份拯救文学的责任。他不仅仅自己进行文学创作,还自筹经费让死去了几年的《作家报》复活,为文学同仁开拓出一片民间性绿色文学园地。同时,在文学使命驱使下,他竭力为社会和谐、文学兴盛呐喊,为文学朋友评介作品,于是就结晶出这集《文心淡定》。
庄子曾说: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阅读张富英的文集《文心淡定》,诚信庄子之言为信言。《文心淡定》共分为序与跋赏析与评论文艺随笔三个部分,然而她们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张富英那颗一心向佛的文学朝圣者之心,在字里行间处处怦然跳动。为人作嫁衣的序与跋,显示的正是张富英的人乐且又天乐的宽厚胸怀。你看,他在《启封集》序言中如是说:复刊的时候,我们就希望把新的《作家报》办成广大文学朋友们自己的报纸,文学爱好者心灵的家园。……三年来,我们感到欣慰的是:《作家报》真正地成为了文学爱好者们自己的家园。是的,从所收录的张富英为十几位文朋诗友写的诗文集序言中,我们也深切触摸到了他那辛勤耕耘的园丁之热心和思想之光华。
诚然,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清代人袁枚《随园诗话》之语)张富英为文学繁荣、为文朋诗友服务的赤子之心,在赏析与评论的评述中,可谓原形毕露!诚如他在《也读庄丰玮的长篇小说〈又是一年〉》一文中所言:当得知庄丰玮又要出版长篇小说《又是一年》的时候,我真为他在文学道路上的不断收获而感叹。……但愿又是一年芳草绿,依旧十里桃花红。我们期待着庄丰玮的这部长篇小说《又是一年》给人们给文坛带来一个人生的春天。至于在文艺随笔中的灵魂裸露,更是张富英这位文学圣徒的心语独白。仅看《重读鲁迅》、《救救名著》、《把文学还给大众》、《美学的红楼梦,人生之诗的无穷魅力》等篇什的题目,就可以实实在在地透视他的赤子之心、人文情愫。进一步视频张富英的心灵脉搏,我们不妨细细品味他的思想碎片文学除可能赋予的功利与名望,更重要的在于他有利于愉悦性情健康身心,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我多是因了后者才深爱着的!再往下读,更有令人深省的钙质话语:谁狂妄,谁浅薄。一时狂妄,一时浅薄;一事狂妄,一事浅薄;一生狂妄,一生浅薄。狂妄与浅薄,相伴相生。这样的哲理真言,难道仅仅是供文人墨客阅读与沉思的吗?!
在我们这些熟悉张富英的朋友心目中,他就是一株思想丰富、朝气勃发的英华之树!若要挑剔《文心淡定》中见解激烈、文采不足等缺点,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已。一家之言,自有其特质与优缺点。
清代人张潮在其《幽梦影》中云:武人不苟战,是武中之文;文人不迂腐,是为文中之武。以我们之见,主持《作家报》的张富英,堪称诗友们的一路统帅、一方文苑园丁。至于《文心淡定》之文集的名字,当缘于南北朝人刘勰的《文心雕龙》吧?
遵嘱琐言,不胜汗颜,就教于方家。

2007年初于泉城黑虎泉畔

(杨家山,知名作家,《山东国防教育报》主任编辑;张意中,知名诗人。系文学伉俪)


为新世纪文学大厦筑土

——张富英文学作品集《纪念》总序节选

吴开晋


继“跨世纪诗丛”出版后,又一部“文丛”奉献在广大读者面前。这是为纯文学的发展与繁荣做出的新努力,也是为华夏新世纪文学大厦筑土垒石,作者以作家的心血酿造的美文,必将受到文坛的关注。这套丛书的作者仍然是“老中青”三代人的结合,其中有年仅古稀的老作家,也有年富力强的中年作家,更可喜的是还有一批初露锋芒的年轻作家加盟,蔚为壮观,令人兴奋。

中国文坛继诗歌走出低谷,开始蜕变和转型之后,散文、小说等文体也以新的面貌进入读者的视野,那种“地摊文学”、“快餐文学”逞霸一时的局面正在被打破。特别是散文,不仅题材、体裁更加广泛多样,而且在揭示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向人类心灵拓展上有了更大的进展。它已不是酒后茶余的消遣,更不是无病呻吟,作家们着力于对生命的不同体验和对社会生存环境的关注,已大大增加了其文本的价值和力度。从这套“文丛”的许多作品中可以得到这一感悟。

。。。。。。

青年作家张富英,多年致力于《作家报》刊授工作,工作之余,却已其艰辛的劳动,敏捷的文思,创作了不少诗文,现结集为《纪念》出版。正如青年评论家施战军和刘要亭所言:“他向文坛,也向自我‘呼唤激情’‘倾听与注视’可爱的童心,用‘乡土情结’整理记忆的情感,以‘絮语’和忧虑体味季节和世缘。”(战军语)“其生活的艰辛与浮萍式的感觉像暮色一样笼罩着他。因此,孤独、无助、默然、幽处的意象也就多次进入作家的文本,从而营造了一种平静中带有些许伤感的意境,作者的心灵也澄明可见。”(要亭语)。两位评论家作为作者的同事,对作者知之甚深,这些评价是准确的。的确,他的小说生活气息浓,散文则淳厚朴实,诗歌又富于浓郁的乡情,如《离乡三章》、《浮萍三种》,都有一个解不开的“怀乡情结”,使人读来砰然心动。

。。。。。。

纵观这套丛书的作品,都非泛泛应景之作,都凝聚了作者的心血;唯有如此,才会赢得更多读者。


1998.冬日

於山东大学

(吴开晋,著名诗人、诗评家,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中国新文学学会、中国诗歌学会等理事)


(注:本套《跨世纪文丛》收入作者王雷、侯民治、刘功业、李兆成、谢锡文、阮熏虹、梦雨、张富英、万祥军、耿建华、苗菁)




流动中默守


施战军


忙忙碌碌的报社生活,使同事们只能在选稿、编发、划版、校对的缝隙中互致关注。与我同样留着小平头的张富英像个终日旋转的陀螺,稍有不转,便常怔神,猜想他在惦记家中的妻儿和等待收割的麦子,不料今天,他抱着一捆齐刷刷的铅字麦穗,放在我的桌面,嗬,原来是无数的构思悬挂着金灿灿的籽粒使他馋得发呆呢!

富英一直在写着,也发表了不少堪称精致的小小说、诗歌和散文随笔。从乡村小学、乡村中学的语文教师到应聘省城一家文学报纸的编辑,随着脚步的移动、心绪的漂泊,他的文学之梦也摇曳在城乡之间,在一首叫《浮萍》的诗中,他由衷地叹道:“一生并不踏浪高歌/一生只老实浮生/大海早晚也不是我的家/驾上岸时/被踩进了泥窝儿”本色的人做本色的梦,富英诗中的“返城的车”是他离乡求索、谋生、做梦的形象写照,那令他惆怅不已的“伊”,那让他感念不尽的“父亲”,那使他热泪不止的“母亲”,都是他实实在在的望乡崖。因而他最动容的句子都充满了默诵的泪水,在一片暗影批彩的暮色中,“离乡”成为他心灵之水的一个最大的漩涡。以文学返顾乡土,也终于令他获得了创作的资源。

小小说《孤坟》以极短的文字讲述了由乡间最见世面的男人致死的16岁少女唐小荷相阴亲的故事,亡故的傻子和光棍汉都配不上的小荷只能孤葬于荒地里,在这样的庄户观念里,“名份”的意义被突出到了极端的地位。小说里没有判断,却留下了深长的意味。就像他的另一首诗里所写的村庄的一口老钟,不是单纯的声响,而是历史和文化深处的混音,在现实里颤动。《五爷与牛》是富英最有代表性的小说,表面上看是主人与牲畜的关系,作品却以一根鞭子作为扣结,惊心动魄地通过黑公牛眼神的变化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斗,紧凑利落的情节与简洁准确的语言赋予生动的形象刻画,表达了作者出奇而又合理的生命平等观,寓意深刻。我们高兴地看到了富英所具备的对乡土故事既粘附又超离的驾驭能力,这是让读者给予他更大希望的理由之所在。

工作的压力和精力的限制,近几年富英的小说和诗歌少了,散文随笔却更多地承载了他钟爱生活和创作的感慨,他向文坛也向自我“呼唤激情”、“倾听与注视”可爱的童心,用“乡土情结”整理记忆和情感,以“絮语”和忧虑体味季节和世缘。渐渐成熟起来的人是需要蓄而待发的。一个深夜,富英向我谈起一部中篇小说的构思,他稍带阳信口音蹦豆似的语句与他微眯的眼神一起,使我感到那愈来愈深的沉迷。他厚厚实实的书会在不久的将来问世吗?我真心地祝福他。


1998.10

于山东大学文学院

(注:施战军,时为山东大学文学院讲师,《作家报》评论部主任)

淡泊中的坚守

——读张富英的新著《纪念》


夏秀   刘要亭


富英把近几年来创作的小说、随笔、散文、诗歌等作品结集成书,命名为“纪念”是很有深意的。也许真如作家所言:“其实,人们无时不在纪念无法不在纪念,纪念过去的,同时又为将来留作纪念……”在作者看来,纪念成为了人生的永恒。

作为承事、情、理的文学,作为心灵律动、灵魂震颤的载体,在作品中多一些纪念人生就多了一分的充实,多一点执着和坚守。无疑,作者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并没有丢弃作家的执意,这种坚持是建立在一种淡泊世俗名利的基础之上,所有作者始终能以一种“旁观者”的身份,以一种远距离观望的审美视角来记录自己的一些感悟和默守,这是执着于文者普遍的品格,也是作者的可贵之处。

鲁迅先生的《为了忘却的纪念》具有一种反讽的意味,其真正的含义不是为了忘却,而是为了战斗,他犀利的文笔所道出的一切曾给有良知的中国人以多少战斗的激情。而富英的纪念则是为何?纪念无疑定格了回忆,并进行了升华,深入到往事的澎湃中。追忆是心灵能量的自由释放,是潜意识中各种激情和情感的又一次整合和重组,是精神层面的高度自由。为文者难以割舍这种激动和震颤,难以逃离往事的勾连,同时也愉悦其中而流连忘返,于是任凭物质是多么贫乏,而他们总能淡泊,总能坚守,总能有激情的涌动。这也许是纪念的情结。

因此,以“纪念”为主题的篇什在富英的作品中占有一定的数量。这种纪念不仅仅限于亲情,而也触及到了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并非为事而作,平铺直叙,而是对情感的再次体验和感悟,读来令人震惊和感慨。小说《纪念》把叙事的笔触指引向了抗日战争,不仅表现了人民群众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勇敢和智慧,同时也再现了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残酷镇压和掠夺,其场面令人发指。整个故事是通过几个老人的讲叙记录而成的,作者的一腔激愤与爱国热情跃然纸上。但作者并没到此为止,而是又切入了当下的现实:漂亮的打字员姑娘对历史悲惨的一幕表现得如此漠然,历史的仇怨对她则衍化为对日本经济高度发展的奴颜向往;被日本鬼子轮奸的商家人氏后代竟然恬不知耻地对自家出身大肆宣扬,这种当下人为经济所迷的心态昭然若揭。纪念的目的是为了反省,触及到了人性和民族性,很有力度。散文《写给叔父白尊州》中,作者饱蘸了对叔父的思念,用充满灵性与沉郁的笔法记述了叔父对自己的深切关爱,言言语语诉衷肠,字字行行见真情,读罢令人心颤乃至感动!《咱们的忘年交》是对和昔日的领导、朋友王好之先生的交往的回忆,对双方的友情进行了热情的讴歌,赞颂了王校长的高风亮节及卓著的领导才华。《一张明信片》表达了自己对同学云泉挂念,对因经济问题而辍学的云泉的经历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和无奈。

近几年来,文学受到了经济因素的冲击和外来思潮的影响,作家不安分了,作家作品里所呈现的价值也是多元化的趋向,一浪浪文学热潮风起云涌,令人迷惑乃至不知所措。显然,作者也受到了这些氛围的影响,并且从自己的立场出发作出了回答。于是,他呼唤激情,反对平庸化、物质化、机械化,哪怕是一种失败,而后的悲壮即如此令人心醉;对一些文化热点,如“廊桥”热、“鲁迅”热、“文人转行”热等,都进行了一些文化上的反思,既高瞻远瞩,又切合现实,有一定的历史责任感;对名著改编、文学脱离大众、淡泊的内涵的揭示和批评,真切地呼唤人文学科的知识分子要对人生价值进行终极关怀。文学是他的本行,在作者看来,文学就是文学,它不能超渡人生,带有强烈的功利盲目从事文学创作最终会被文学所抛离,作者的劝告“并不是文学要带你到哪里去,而是你想通过文学到哪里去”的高论富含哲理。作者的这些文化性的随笔以曲折的情节、美丽的传说而引人入胜,对历史典故的陈述和名人字句的例举充分显示了作者广博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

小说创作的不多,但篇篇有特色,有意味,堪称精品。作者所表现的那种历史的苍凉和深沉很值得玩味。《姥姥》一文中,作者通过对姥姥这一人物形象的精心刻画,表现了一个历来为人们所不解的主题——命运。而作者则对这个命题作做了自己的诠释,那就是的人的观念,似乎是为了证明“人是自己的主人”的观点。《五爷与牛》则表现了牛与人一样有个性,牛的本性也是不可侵犯的,人与动物是平等的,有庄子所言“天人齐一”的意味。《围子墙下》则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来反映人性,同时也表达了一个孩子对性、情爱、婚姻和家庭的理解,作者对这样重大的社会问题进行了微妙的展示,其中的神秘与没有言说的部分,更能引起我们的阅读兴趣和深思。最值得一说的是《颤抖的粮种》这个较长的短篇。作者这样命名有一定的昭示主题的用意:粮种作为无生命的实物,用颤抖来形容是为了说明农民心灵的震痛;粮种是希望的象征,种子用尽喻示着人们心中希望的破灭,揭示了处于贫困状态下的广大农村大众的生存状态。农民毫无希望、毫无盼头地生活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为维持生存的循环运动中,丰收并不能给他们带来喜悦,富饶的土地并不能像农民巨大的劳动投入那样而有相应的回报,农民生活在一种对土地的热恋又困惑,对丰收的期盼又贫困的迷茫中。大新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他是决心走出的一代,具有不同于祖辈的胆识与远见,但由于他本身的小富即安、粗鲁急躁、蒙昧落后等不足又使他举步艰辛,这样对人物的塑造符合人物的身份与性格发展,充分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观察生活、解剖生活的能力。

远离他乡,又孤身一人在外谋业,其生活的艰辛与浮萍式的感觉像暮色一样笼罩着他。因此,孤独、无助、默然、幽处的意象也就多次进入作家的文本,从而营造了一种平静中带有些许伤感的意境,作者的心灵也澄明可见。乡土情结牵动作者,也是作者创作的根基及生存豁达、情感油生的源泉。也许只有雨夜暮色的独处之际,才能真正回归自我,回归人之初,回归精神自由的乐园;浮萍才能靠岸、着陆,才能意识到真正自我的存在。无疑,作者是孤独的,但是作者并没有一味陷入这种思索,而是在尘封往事的记忆中奋起,生活中的理想,对伊人的爱和追求,对文学青年不厌其烦的教诲与关注……都把精神向度引向高处。

从艺术技法看,作者很少选取重大题材,表现重大的时代主题,而是从小处着手,细微处着眼,以小见大,由近及远,任情而发,娓娓道来,这一点颇值得认真阅读与玩味。如《河边纪事》,通过对鲤鱼和虾在相同的命运处境下而采取的不同的摆脱困境的方式的记叙,表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人只有不安于现实,奋力拼搏,才能改变自身困境,开创未来走向自由的新天地。以小动物的举动折射出人生的真谛大理,显示了作者细致地洞察生活和扑捉生活意趣进而提炼精华的能力。

当然,我们不能说这一切都很成熟,但它却昭示着作者文学创作辉煌的明天。



1998.11

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注:夏秀,时系济南大学文学院讲师;刘要亭,时系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作家报》评论版编辑)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