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嘉禾家风故事发生的背景意义以及历史影响新时代价值
2023-12-31 于正明 浏览:2359
周公嘉禾故事发生在三千年前西周初年。《尚书》“金滕”、“蔡仲之命”等篇记载,武王逝后,成王尚未成年,周公摄政与管叔、蔡叔和霍叔兄弟失和,从而引发了西周历史上著名的“三监之乱”。周公东征期间,唐叔虞封国内出现异亩同颖之嘉禾,于是把象征和同之象的嘉禾献给了成王。成王认为嘉禾现世是周公之德所致,又命唐叔虞把嘉禾馈赠尚在东土平叛的叔父周公。周公被侄儿孝贤之举感动,作《嘉禾》诗篇回馈,以表自己的忠心和叔侄同心。《嘉禾》篇正文已佚,《尚书》仅存序。另据《尚书大传·嘉禾篇》说,“成王时有苗异茎而生,同为一穗,其大盈车,长几充箱人。有上之者,王召周公而问之。公曰:三苗为一穗,天下其和为一”。该文流传同样突出了嘉禾故事最为核心的要素——“天下和”。这样一种思想流传到后世,对中国历代历朝德政和传统家风建设都有深远影响。唐代礼部侍郎常衮曾作文赞颂:“王者道洽则灵芝生,天下和一则嘉禾应。”
一、周公嘉禾故事发生背景:周公东征驻师宁阳周公台
关于周公嘉禾故事的历史记载,最早来自《尚书·周书》中两篇佚文的序。其中《归禾》序说:“唐叔得禾,异亩同颖,献诸天子。王命唐叔归周公于东”;《嘉禾》序说:“周公既得命禾,旅天子之命,作《嘉禾》。”对其故事的解读,初见近千年后的西汉王朝,孔安国整理古文尚书认为:“唐叔,成王母弟,食邑内得异禾也……禾各生一垄而合为一穗。异亩同颖,天下和同之象,周公之德所致。”其后,从学孔传尚书的司马迁结合当时留存的文献,进一步考证出嘉禾故事的发生地点和具体细节。分别是《史记·周本纪》:“晋唐叔得嘉谷,献之成王,成王以归周公于兵所。周公受禾东土,旅天子之命”;《史记·鲁周公世家》:“天降祉福,唐叔得禾,异母同颖,献之成王,成王命唐叔以餽周公于东土,作餽禾。周公既受命禾,嘉天子命,作嘉禾”。以上记载说明,周公嘉禾故事发生在周公东征途中的“东土兵所”。
那么这个东土兵所到底在哪里呢?我们根据实地考察和当地传说,结合《左传》、《宁阳县志》等文献及李学勤著《夏商周文明研究》的考证,认为周公接受成王馈禾的“兵所”位置就在今宁阳县周公台(村)遗址。依据如下。
一是宁阳周公台的地理位置,与《史记》周公授嘉禾于“东土”位置相符合。商朝时期,“东土”即是指中原地区以东的海岱地区,这个地区有很多商侯小国,周灭商后将这些小国合并封给诸侯。西周初年的“东土”主要是齐国、鲁国封地。《左传·昭公八年》载,“及武王克商,薄姑、商奄,吾东土也。薄姑齐也,商奄鲁也”。又载:“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于少皞之虚”,杜预注:“商奄,国名也。少皞之虚,曲阜也。”奄国本为商朝东方主要的侯国,历史上也曾多次作为都城所在地。今宁阳县周公台,(村)距商奄国都(曲阜)十五公里左右,自然属于西周所谓东土之疆域。至今周公台附近还有一条古河道羅河(现名宁阳河),县志记载羅河由蛇眼诸泉汇集而成,周边又是土地肥沃的平原,粮丰水足,周公选为东征灭奄屯兵之地具有合理性。现宁阳周公台的地理位置,与《史记》周公授嘉禾于“东土”相符合。
二是西周青铜器“小臣单觶”铭文记载,周公东征“在成師”即“成地”驻军,与宁阳夏朝开始就有“成(郕、盛)”邑历史记载相吻合。西周初建,平定“三监之乱”后,为彻底肃清殷商残余势力,周公亲率大军东征奄国等东夷诸国。《史记·周本记》记载:“召公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奄,迁其君薄姑”。《韩非子·说林上》也记载:“周公旦已胜殷,将攻商盖(即商奄),辛公甲曰:‘大难攻,小易服,不如服众小以劫大’,乃攻九夷而商盖服矣。”从文献看来,东征灭商奄应是一场颇为艰苦的战争,周公在奄地周边驻军的时间不会太短。至于驻军的具体地点,西周青铜器“小臣单觯”给出线索,即铭文中有“王后黜克商,在成師”字句,说明周公东征兵所的地理位置在“成地”这个地方。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所著《夏商周文明研究》认为,周公东征“在成師”的“成(郕、盛)”就在今宁阳东北,这一观点与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洸水上承汶水于刚县西,又西南径盛乡城西。”京相番曰:刚父县西南有盛乡城。以上观点与中国著名近现代历史学家陈槃、陈梦家和杨伯俊、中国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的观点相同,夏商朝和周朝时期的“成(郕、盛)”均在宁阳东北境,《中国历史地图集》分不同历史时期标注在宁阳境内,宁阳县东庄镇至今留存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郕城故城址”。明朝《兖州府志》记载:“郕域在宁阳县东北。”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與纪要》亦云:“成,鲁地,应在宁阳东北九十里”。《春秋》隐公五年“卫師入郕”。杜预注“郕,国也,东平刚父县有郕乡”。台湾著名历史学家陈槃,在其著《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滅表譔異·郕国》一文中考证,同意杜预、郦道元、京相番和高士奇等人郕国都近宁阳,在汉刚县故地即郕乡(盛乡)城;鲁郕(成、盛)邑孟孙氏封邑,在宁阳东北九十里,以近郕国都而得名。综合宁阳周公台,周公东征驻军“成地”全国唯一的历史遗存,周公东征胜利后,周公五弟叔武封于成(郕、盛),封地成(郕、盛)国都在宁阳境内历史文献记载,应该是十分可信的。
三是宁阳周公台《宁阳县志》历史记载和传说,与《史记》周公授嘉禾“东土兵所”、周公东征驻师“成地”(宁阳)历史记载相吻合,相互印证历史记载都是真实的。宁阳周公台位于宁阳县城南关社区,当地居民称古堆、点将台。经调查,周公台(村)是全国唯一以周公台命名的村庄,也是周公东征居鲁唯一留存的圣迹,因而是研究周公东征和周公嘉禾文化、鲁文化以及儒家文化的重要源头。1973年,周公台西边的古羅河改道施工中,曾出土商周时代陶片,证明其地层包含商周文化。至今该村还流传着周公在点将台带兵打仗,期间命受嘉禾并将种子传授给当地居民的传说。乾隆八年重修《宁阳县志》记载:周公台“在县南里许,相传周公居东,系易于此。”咸丰二年县知事陈纪勋,在重修《宁阳县志》序言中写到:“宁山百里间,在昔沐周公之化,近孔子之居,彬彬郁郁,儒风茂美。”可见周公对宁阳的影响穿越3000年光阴,古老且深远。据《宁阳县志》和阎氏家谱记载,明初祖父洪武三年周泰伯后裔国宝公奉昭东迁,携家谱来卧牛山之阳,即今东疏镇寺头村世代居住,至今该村建有泰伯祠。到清乾隆十八年,泰伯后裔九十一世孙阎梦图,又奉命移建泰伯祠至河套园(村)祖宅,与周公台隔河相望,可惜此处祠庙毁于战乱兵火。泰伯是武王和周公的伯祖父,其后裔六百多年前为何奉昭携家谱来宁,或是不解之谜;其后为何又奉命将祭祀祖庙移建周公台附近,是否与周公居东圣迹有关已无从考证,这至少证明周公家族与宁阳周公台有不解之缘,血脉相连。
二、周公嘉禾故事重要意义:中华民族家国情怀和家和文化的源头
周公嘉禾故事发生900年后,司马迁在《史记·鲁周公世家》和《史记·周本纪》中不惜笔墨反复讲述,其根本原因在于嘉禾具有特殊象征意义。古语云,厚德之地出嘉禾,天降和瑞于圣者。成王之弟唐叔封地长出异亩同颖嘉禾,是祥瑞之兆,天下和同之象,给建立之初内忧外患的西周王朝带来了信心。嘉禾现世在当时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是一个不可磨灭的重要历史事件。周公东征起于周王室内部失和,武庚、商奄等殷商旧部乘机叛乱。在笃信天命的时代,天降和瑞,无异于一道停战诏书,于是嘉禾故事在周公东征平乱中,就起到了“内和父兄,外抚诸侯”的作用。随着周公和成王嘉禾故事的传颂,自然消除了周公和成王叔侄不和的谣言,咸和了周王室,并昭告天下,殷商遗民要顺从天意,归顺周王朝。这株象征叔侄同心平天下的嘉禾,聚合了天下人心,为夺取东征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历史影响来看,周公嘉禾故事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家国同源及家和天下的思想。一是唐叔献禾成王彰显兄弟亲和,表明治理国家成功,没有辜负成王厚望;二是成王馈禾周公明孝谦之德,感恩叔父周公勤劳王家,借此鼓舞东征士气。成王把本该天子拥有的嘉禾,赏赐给为家国尽忠出征的叔叔周公,既表达了感恩之情,又利用嘉禾和瑞的象征性,弥合了叔侄间的隔阂猜疑。《尚书》记载,周公受禾后,嘉天子命作《嘉禾》,明君臣忠诚之意,表叔侄家国之情。就是说尽管三监之乱流言叔侄不和,但是周公却在东征灭奄的军营周公台,接受成王馈禾并写下千古绝唱《嘉禾》,昭示自己决不辜负亡兄武王重托,一定辅佑成王实现周王朝统一大业。周公和成王叔侄同心平天下的嘉禾故事,从此彪炳中华史册,千年传颂,生生不息。两千年后的宋朝诗人李昂英作《酌别张子元》诗云:“江亭挥别酒,谑笑关机警。景文兄弟情,亩异禾同颖。日边多便驿,频书来越岭。”就是借异亩合颖之嘉禾,表达与张子元兄弟同心相敬的深厚友谊,其受周公嘉禾故事影响之深可见一斑。
三、周公嘉禾文化核心价值:集中体现了周公治国的德和思想
西周初年,唐叔虞为什么要献禾于成王?周成王为什么赠嘉禾给周公?周公又为什么要作《嘉禾》?要理解这一经典故事的深刻内涵,体会其在今天的时代价值,应从嘉禾文化的源起和漫长的历史积淀过程中去寻找答案。
从文字学来看,禾亦是和。在远古时代人们靠天吃饭,只有风调雨顺的年份,庄稼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先民们才有宝贵的活命粮食。因此,“禾”在先民的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禾与和音同义通。禾字甲骨文写作,像垂穗的庄稼,木形代表植物,植物末梢上下垂的是穗子。其释义:“禾,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时之中,故謂之禾。”而和字在《说文解字》的释义为:“和,相应也。从口,禾声。”“口”中有“禾”,人有饭吃,社会就能安定,所以“和”代表着和谐。考古发现,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刻辞中有300条“卜禾”记录,反映出先民们祈求祖先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文化信仰。《逸周书·商誓》中也有类似记载;“在商先誓王,祀上帝,亦惟我后稷之元谷,用告和,和胥饮食。”“和”最早的意蕴指自然界风调雨顺,庄稼茁壮成长的和谐状态。到商周时代,卜禾、告和一脉相承,“卜禾”成为中华民族和文化的基因和根脉。
从文化学来看,嘉禾亦德和。嘉禾,禾中奇异者,异茎合颖或一茎多穗。古人认为,嘉禾是祥瑞之兆,和同之象。《孙氏瑞应图》云:“嘉禾五谷之长,盛德之精也”。在农耕文明时代,嘉禾一直是先民崇拜和期盼的圣物。五谷丰登有禾,就有饭吃和衣穿,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相处,天下就能和同太平,人们就能过上安定美好的生活。嘉禾从远古走来,千百年来世间流传着许多美丽的嘉禾故事。现今湖南省嘉禾县的县名,就来自神农在五峰山拾嘉谷教农以耕的传说。还有神农在今山西高平市羊头山,见丹雀衔九穗禾落而拾之,教民植田,食者老而不死等故事,都表达了先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讴歌。
到了西周成王和周公时代,嘉禾有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政治伦理价值。此时它不仅是天下黎民生存不可或缺的生命之物,更是王者盛德善政结出的硕果,是儒家天人合一理念的集中体现。《尚书大传·嘉禾》是关于“嘉禾天下和”理念最早的文献,详细记载了周公和成王对嘉禾的论述。“成王时有苗异茎而生,同为一穗,其大盈车,长几充箱,人有上之者。王召周公而问之,公曰:‘三苗为一穗,天下其和为一乎。’果有越裳氏重译而来。三苗贯叶,而生子为一穗,周公曰和气所生,以献于文王之庙。”周公认为,三苗生子为一穗的嘉禾,是和气所生,是天下和同为一之象。由此体现出周公治国理念中,重“德”贵“和”的思想核心,这或许就是嘉禾故事的历史价值和传世久远的深层原因。经过千百年的实践和传颂,嘉禾承载的德和天下理念愈加深入人心,其伦理价值尤为后世明君圣贤所推崇。如三国时代著名诗人曹植,在《嘉禾讴》诗中咏颂周公嘉禾,表达了对魏国太平盛世的期待和赞美之意。文曰:“猗猗嘉禾,惟谷之精。其洪盈箱,协穗殊茎。昔生周朝,今植魏庭。献之庙堂,以昭厥灵。《宋书·符瑞志》关于嘉禾德治内涵的阐述更加明确:“嘉禾五谷之长,王者德盛,则二苗共秀。于周德,三苗共穗;于商德,同本异穟;于夏德,异本同秀。”《孝经·援神契》说:“德下至地,则嘉禾生。”周公嘉禾的出现既有历史偶然性,也是历史的必然。当初周公始祖后稷,教民耕种不藏私、永奉公的品德,深受百姓的爱戴,被尊为农神。嘉禾文化肇始于西周,与周族发达的农耕文明密不可分。
在嘉禾思想形成以后,周公结合西周初年的国家治理实际,将“德”与“和”统一起来,继而凝练出更为宏大的德和思想。周公是中国第一个系统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家,他所建立的家国一体的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就充分体现了德和思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周公认为,殷朝亡国的根本原因在于殷纣王不敬德,不修德。周王朝基业要长盛不衰,关键是天子要有“德”,因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见《左传·僖公五年》)。他深刻总结了夏商周兴亡的经验教训,以身作则,教育成王、伯禽和康叔等天子诸侯,要“敬德保民”、“明德慎罚”,顺民心,和万民,江山才能永固。为做好宣教,他写下了一系列著名篇章,如《嘉禾》、《无逸》、《诫伯禽书》和《康诰》、《酒诰》、《蟋蟀》等修身治国良训,惠泽万世,开创了中华传统家训的先河。同时,周公制礼作乐,以礼化人,并把“德”引入礼,提出“礼至不争”,“乐至不怨”,发挥礼乐教化功能,就此开启了中华民族“礼之用,和为贵”文明时代。周公还非常重视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他告诫四方诸侯和殷商旧臣,“尔室不睦,尔惟和哉”(《尚书·多方》),意思是家庭不和睦,天下怎么能和谐。周公东征平息东夷诸国叛乱后,将殷商旧部叛乱分子迁居到洛阳和薄姑等地,没有采取极端残暴的处置方式。此举赢得了天下人心,使商人与周人走向和解,社会从此更加安定和谐。可以说,周公德和思想成就了周王朝八百年基业。随后出现的成康盛世,周朝境内四十年不用刑法,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称的上中华民族千年一遇的美好时代。传奇嘉禾故事,咸和天下,承载着周公德和思想,泽被后世。周公嘉禾故事历经3000多年的传颂,已随同嘉禾的种子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成为倡导“家和万事兴”“和为贵”的儒学思想源头,堪称一颗璀璨的中华家和家风遗世明珠。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家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他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愿千年周公嘉禾家风,德润中华、和达天下的优秀思想内涵,能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征程中,为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地球和谐美好家园,提供无穷动力和磅礴力量
(参考文献略)
(作者:周公嘉禾文化研究院院长 于正明)
(责任编辑:土火)